内容详情
2023年02月27日
解放区政府工作报告要览
“数读”成绩单
面对极不平凡的2022年,解放区上下团结一致、奋勇拼搏,战疫情、保民生、求发展,用解放人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拼搏的斗志、敢于创新的智慧、敢于牺牲的精神,取得了经济社会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让这座城市更具潜力、更有温度。解放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很多数字激动人心、倍感自豪,彰显着发展成果,拉高着城市颜值,更提升着全区人民的幸福指数,引发代表委员热议,一起来看看!
1 “六大片区”总投资439.5亿元
抢抓城市更新重大机遇,将旧城改造与产业植入同步推进,对1867公顷区域谋划“六大片区”、82个子项目,总投资439.5亿元。
2 政府消费券拉动消费1.6亿元
打造百货大楼老商圈“百年老店”品牌,丰富万达广场等新商圈经营业态,启动新安路主题商业街、万达南侧商业街等精品街区建设。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累计开展6期政府消费券发放活动,拉动消费1.6亿元。
3 惠企办理留抵退税近4亿元
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完善“1+5”工作体系和“1+13”政策宣传体系,对309家企业点对点服务,将53家企业(项目)纳入省市区“四保”白名单,确保不停工停产,为268家企业办理留抵退税近4亿元。
4 为877家企业争取贷款125亿元
在全市率先成立数字金融服务超市,与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集团合作,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填补了解放空白。依托智慧金服平台,为877家企业争取贷款125亿元,金融服务实体能力不断增强。
5 新增9.25平方公里发展空间
抢抓“三区三线”划定机遇,牧野路周边9.25平方公里土地纳入城市发展空间规划,“两高双创”示范区建设拉开序幕,实现了历届政府谋求发展空间的夙愿。
6 技能培训完成市定目标的275%
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区政府民生实事考核范畴,并实行周调度制度,实现新增技能人才6611人,完成市定目标的275%。
7 完成761万平方米集中供暖
完成41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现260个小区、761万平方米集中供暖,供暖普及率突破70%。
8 2亿元投资让城市更智慧
投入2亿元资金,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大数据”的智慧平台体系,不断加强智慧楼院、智慧消防、智慧养老等典型应用场景建设。其中,智慧楼院项目荣获全国“绽放杯”创新大赛三等奖、河南省改革创新一等奖。
9 登记市场主体达到3.47万户
组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年新设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9883家,登记市场主体达到3.47万户,同比增长23.3%。
10 专业园区全年实现利税9000余万元
健全园区管理体制,实行园区企业“亩产评价”和“税收承诺”制度,8个专业园区全年实现利税9000余万元。
11 新引进注册企业442个
举办“以企招商云推介”等线上线下活动5场,签约项目76个,全年累计外出招商200批次,邀商来访496批次,新引进注册企业442个。
12 免费发放“爱心健康包”4万余份
集中力量保障群众的就医用药,免费发放“爱心健康包”4万余份,顺利渡过疫情流行期,实现了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2023年,解放区这样干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推进解放区“二次创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解放区蓄力积势、赋能发展。这里,通过一组关键词盘点一下解放区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一
扩内需、稳增长,稳中求进拼经济
拼项目抢开局,点燃加速引擎。抓项目、扩投资,跑出项目谋划“加速度”,确保年度谋划项目180个以上;以“三制联动”推进项目,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推进。拼消费提信心,激发市场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速大宗商品消费回暖,复苏提振文旅消费,大力培育新型消费,实施都市精品商业街区提升建设行动。拼突破强载体,布局战略空间。把开发区建设作为全区实现“二次创业”的主战场,加快一批产业项目、优质企业落地,同步启动配套项目建设,形成解放未来发展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二
调结构、增动能,多点发力强产业
打造高能级文旅。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大文旅项目建设力度,梯次推进民宿开发,全力服务一批城区地标性项目开工建设。壮大数字产业。实施“数字强链”行动,进一步扩大地理信息、新经济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优势;大力推进“5G+工业”深度融合,加快“数智赋能”步伐;提前布局新兴数字产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加快都市科技工业发展。大力实施创新企业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做优园区经济。引导优质企业、重点产业集中入园,实现规模、质量、效益提升,努力形成“一园一品”。
关键词三
强服务、优环境,要素保障增活力
强化环境保障。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特殊环节,95%以上涉企事项全程网办;全面落实营商环境“1+7”系统改革方案,打造一批差异化、有特色的创新领跑事项。强化科技保障。持续发挥河南数字产业创新研究院、河南焦作应急科学研究院辐射引领作用;全力推动豫西北(焦作)综合应急救援基地、中国科学院人才研究院等项目建设;大力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人才保障。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完善“人才综合服务窗口”,强化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四
强基础、提品质,智慧赋能兴城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高标准做好16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智慧赋能。构建数字社区,全面建成智慧楼院(社区)综合管理应用系统平台。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深化“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全力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开辟基层民主协商新路径,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全面抓实“全科网格”建设;组织开展“五星”社区创建。
关键词五
办实事、保民生,人民至上增福祉
做好健康及基本生活保障。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投入力度,加快“健康解放”建设。做好就业保障。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做好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持续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活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作好教育保障。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推进教育普惠工程,加强各类教学点改造。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推广教育信息化2.0系统普及和应用,加大特色教育培育力度,持续巩固教育强区地位。
关键词六
防风险、解难题,守护平安促和谐
维护良好治安形势。深化“三零”平安创建,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源头;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全面落实“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一楼一策”推动问题楼盘化解。抓牢安全生产。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四方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确保实现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密切关注极端天气、洪涝干旱、地质等灾害,强化应急救援保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 詹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