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01日
擎起企业“半边天”
——记中原大工匠、中州铝业高级工程师贺婕
本报记者 李新和
中铝集团技能大师、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能手、中州分析检测领域领衔人、中铝集团“贺婕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中原大工匠贺婕,因获得一连串荣誉桂冠而享誉中州铝业有限公司。
贺婕尽管是一名女同志,但学习知识、钻研技术、实际操作、反复试验的劲头一点儿不比男同志差。她从最基层的一名分析工做起,默默从事着别人眼里简单重复的工作。她利用在一线岗位的机会,认真学习分析检测知识和相关的工艺知识。
2019年,公司由国产矿改为进口矿生产氧化铝,物料性质发生较大改变,溶出矿浆“细、粘、稠”,矿浆过滤慢,赤泥钠含量高,严重影响生产。她挑灯夜战,查阅资料,带领工作室成员反复试验,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法。她主持的《溶出矿浆水浴加热过滤一体化装置》提高矿浆固液分离速度,该项目2022年4月份被推荐参加中铝公司创新创意大赛。她还根据溶出矿浆的胶体理论,加入少量钙盐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加速矿浆聚沉,从而提高了赤泥洗涤效率,也为流程赤泥洗涤提供了借鉴经验。紧接着,她又艰苦攻关,利用基层工作的积淀,解决了生产过程的瓶颈问题,其中3项操作法获公司个人命名、1项获焦作市先进操作法。
“严谨、执着、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她贯穿于工作始终。“减员增效”给分析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样品频次多、物料检测成分多,员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她参照铝土矿荧光分析方法,根据生产控制物料生成的温度、压力、碱度以及成分含量,将过程控制物料分为11类,克服过程物料没有标准样品,收集生产过程中不同梯度的物料进行定值,历时2年完成过程物料标准样品库,2013年过程控制分析实行仪器分析,人员由原来的34人精简至14人。她主创的《荧光分析在氧化铝生产过程固体物料控制分析的应用》《捕收剂中苯甲羟肟酸含量的测定》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协会成果鉴定,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贺婕认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有多大,不能仅看光鲜的外表,一定要看他对社会做了哪些事、做了多大事、做了多少事。因此,她每天都在工作一线,认真学习、研究生产技艺。
前几年,随着铝土矿A/S降低,企业赢利能力下降,中州又一次面临困境。“精益化生产”“产品升级”亟待提高改进。作为一名见证中州成长发展壮大的老员工,贺婕承担了最关键工艺改进的任务。2022年,她协助第二氧化铝厂,不分昼夜跟踪矿浆细度、固含、浮游物、分解率及有机物含量等指标,优化分析方法,规范作业行为,为生产指标优化提供保障。随着产品升级换代,为了给新产品提供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她查资料,反复试验,和兄弟单位对标,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标准是企业产品生产的重要依据,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在市场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技术和经济能力的反映。谁掌握了标准制定权,谁的技术转化标准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话语权。站在这个制高点,贺婕没有停止研究的步伐,而是扎在分析检测室,凭着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圆满完成了任务,获得了有色金属行业标准起草资格,并主持参与中国铝业公司5项企业标准、3项河南省有色行业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
作为一名中原大工匠、集团技能大师,技艺传承是一种责任。为此,她连续3年与12名青年学生签订师徒合同,建立了中州公司“化验工技能鉴定”题库。目前,她正带领青年骨干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