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31日
张同意:和江岭村的乡亲们同心合意
张同意走访监测户张大妞,并为其购买日常药物。
本报记者 王梦梦 摄
本报记者 赵改玲
三月的江岭村,山花烂漫,桃李争妍,一派生机盎然。不少来这里旅游的人发现,江岭村的路更通畅了,江岭村的环境也更靓了。
“这是俺村的第一书记给村民办的好事。”村民毋小青说。
江岭村是博爱县寨豁乡的一个山村,毋小青口中的第一书记,是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科科长张同意。别看他长得斯斯文文,但干起工作来,那是一等一的有魄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的发展,离不开坚强的党支部。自去年到江岭村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张同意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统领其他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江岭村“五星”支部创建,不断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政策理论水平。去年6月份,江岭村党支部以崭新的面貌参加全市“五星”支部创建村社干部大比武活动,取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为不断提升江岭村村容村貌整体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张同意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在部机关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帮助下,多方协调、筹措资金,持续完善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驻村第一书记项目资金50万元,协调乡村振兴资金60余万元,实施了江岭村产业路硬化项目,新修硬化道路1.5公里,新建砌石挡墙2000余立方米,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消除了部分自然灾害风险,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硬件支撑。
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张同意始终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头等大事,时刻关注着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问题。在去年5月樱桃采摘季,为帮助村民销售樱桃,张同意积极同博爱县融媒体中心联系,借助寨豁乡樱桃节这一平台,开展“我为江岭樱桃代言”活动,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点击量达万余人次,吸引周边地市游客上万名进村采摘樱桃;从去年11月初开始,张同意带领村“两委”干部抓紧恢复村集体企业忆槐石磨面粉厂的生产,发动各种资源在周边村购买高山小麦,加班加点组织生产,同时加强与市直有关单位和企业的沟通协调,开展预销售活动,不断扩大销售渠道。为节约生产成本,村里只雇用了几个脱贫村民进行生产,在春节前一个月张同意和村“两委”干部既是石磨面粉厂免费的工人,又是装卸工、搬运工,他的私家车就成了运送工人的“公车”,整整一个月,他们几乎每天往返于市、县、乡、村之间,销售江岭石磨面粉3万余公斤、小米5000余公斤,持续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入。
既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村也是如此。
到村后,张同意注重对江岭村未来的发展谋划,利用该村省级传统村落金字招牌,协调专业规划设计公司对该村进行规划,制作完成了《江岭村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目前,该规划已通过县、市评审,下一步将参加省级评审。
2022年11月,江岭村被省文旅厅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按照省里要求,该创建项目时间为一年。“下一步,我们要在服务上提质量,以乡村近郊游为突破,努力打造‘乡村记忆·江岭等你’品牌,推动江岭各项事业和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面对未来,张同意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