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3月31日
张老湾:大山里的“宝藏”村庄
本报记者 杨 帆
本报通讯员 韩田田 李治齐
文冠果树栽种、仙人掌生长、土鸡蛋收获……3月21日,仲春时节的沁阳市常平乡张老湾村,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在张老湾村的一处山前坡地,该村第一书记靳怀鹏正和村支部书记一起带领村民栽种刚从郑州运回来的一批树苗。“我们种的是文冠果树,这个果树的经济价值比较高,也比较适合在我们村生长。今年我们先购置了优质品种100多棵,试种一亩,如果经济效益好的话,会扩大种植面积。”靳怀鹏说。
靳怀鹏告诉记者,他在村里的山上曾见过几株文冠果树。后来翻阅资料得知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木本油料树种,适宜种植在草沙地、多石的山区、黄土丘陵和沟壑等处,文冠果的种子含油量50%~70%,食用味美,具有极好的降血压作用,叶子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钾元素,制成茶叶味道甘醇,目前在市场上很受好评,发展前景广阔。
“要让山里的‘宝藏’成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靳怀鹏一边说着,一边带记者上山,“我们山里的‘宝藏’可不止这些。”穿过一片茂密的林区,记者看到了又一座“宝藏”——在山坡上密密麻麻生长着一大片仙人掌,成为北方山区的一道独特风景。
仙人掌属于多肉类的植物,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仙人掌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行气活血、延缓衰老、提高抵抗力、调节血糖、调节血脂、促进细胞再生等功效,经济效益可观。
“这是有一次来山上考察的时候意外发现的,当时看到山上长了很多仙人掌,说明咱们的地貌环境适合仙人掌的生长。仙人掌的药用价值比较高,而且成片生长,到了开花的时候也具有观赏价值,我们决定把山坡上的仙人掌作为下一个经济产业来发展,这个上山的路首先要先修整一下。”靳怀鹏说。
山区独特的地貌,为珍奇植物提供了生长环境,却也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位于大山深处的张老湾村曾经是省级贫困村,2019年退出贫困村序列。由于是全山区村,村内大部土地已退耕还林,周边无工业企业,群众以交通运输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张老湾村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合作社”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2022年,该村成立了张老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注册成立清湾农庄公司,将农户零散土地进行回收整合,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为打造“一村一品”,树立张老湾品牌打下坚实基础。如今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已初见成效。一座座“宝藏”脱颖而出,引领着乡亲们共奔致富路。
在张老湾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军利管理的林下养殖示范基地,一群群土鸡在核桃林下悠然觅食。这个去年刚刚建设的养殖基地共喂养300多只土鸡,今年春节前卖出100只,收益近1万元。目前这些土鸡已经开始产蛋,由于这里的土鸡蛋营养价值高、肉质好,一直供不应求。
“山上有很多野生的草药,鸡吃了以后,产的土鸡蛋也更有营养。通过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常平的原生态产品,也有五六户村民想跟我们一起从事林下养殖。今年我们计划饲养1000多只土鸡,并逐步把规模做大,带动更多的村民富起来。”王军利充满信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支撑。2022年年初以来,张老湾村将山货生产销售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种植有机蜜薯、小米等特色农作物,开辟了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