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13日

赵存献:爱国拥军献深情

人物档案

赵存献1936年出生于孟县(今孟州市)汤庙村,长期关注国防军队建设,在全国首个设立“家庭国防建设基金”和村级“现役军人立功奖励和代耕基金”;几十年来,听他果树栽培技术讲座的退伍军人和农民达10万人次,600余名退伍军人成为园艺技师或助理技师,2000余户烈军属在他技术指导下脱贫致富。他先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拥军模范。

主要事迹

赵存献两岁时父母双双死在日寇的屠刀下,八路军救了他这个孤儿,他对人民军队充满了感情。

位于沟壑纵横地区的汤庙村,是太行游击队的根据地,参军青年多,军烈属有56家,占全村总户数三分之一。上世纪60年代初,军烈属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赵存献放弃在外的工作,回村照顾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帮助碾米、担水、洗衣服,看见啥活就干。

1986年,他承包了村里2.8公顷苹果园,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一干就是3年。致富后,他念念不忘党和军队。“在我们富裕的同时,也要为国家作贡献,国防强大了,敌人就不敢入侵,人民就不会遭遇战争,在有生之年我要抓紧做这件事。”赵存献心想。

靠承包果园勤劳致富的赵存献,念念不忘国防建设,毅然拿出4万元献给国家,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家庭国防建设基金”。当国防部收到这笔款时,群工部回信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这样的捐款还是第一次。”

1990年5月的一天,赵存献又将全家人节衣缩食攒下的1万元捐给村委会,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了村级“现役军人立功奖励和代耕基金”,让本村籍战士更加安心戍边卫国。

1990年12月30日,赵存献从《新闻联播》上看到辽宁省丹东市修建抗美援朝纪念馆的消息后,第二天,就将计划用于春节消费的2674元钱全部汇往纪念馆建设指挥部。

1993年10月,赵存献作为唯一的农民代表,被特邀出席纪念馆开馆典礼,受到了中央领导胡锦涛、迟浩田的亲切接见。

1991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中国人权状况的报道,其中有“生存权是中国人民长期争取的首要人权”的论述。他以一个农民的强烈责任感,出资印刷了2300册《中国人权状况》小册子,赠送给入伍新兵,展示了一位中国农民的博大胸怀和爱国意识。

多年来,赵存献不但为国防事业捐款,还为教育等公益事业捐款。1989年以来,他各项捐款累计达12万元。

本报记者 孙 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