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4月20日

中站区:锚定千亿级目标 链上发力集群发展

本报记者 杨丽娜 秦 秦

4月3日,记者在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GWh锂离子电池生产车间内看到,三元软包锂离子电池通过智能化流水线作业在这里“下线”,源源不断地运往广汽、奇瑞等大型车企。

多氟多作为中站区新能源材料的“链主”龙头企业,直接孵化了多氟多新能源、伴侣纳米、河南氟基新材料等产业紧密关联的多家企业,聚集了佰利新能源材料、法恩莱特、和兴化工、新开源等一批正负极、电解液、添加剂新能源材料补链企业。

这是中站区锚定千亿级目标,链上发力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

打开焦作的“工业地图”,焦作市聚力打造“中部新能源材料城”“国家级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的主要“链主”企业均在中站区。中站区拥有5家上市公司,拥有2所省级产业研究院,成功入选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区。

近年来,中站区聚焦“中部·新能源材料城”“双新双千亿”等战略目标,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状态,围绕现代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及6条特色产业链,持续加大产业类、创新类、基建类等领域的谋划储备力度,全力做优增量、做实存量、做大总量、做强体量,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

勇当招大引强“主力军”。中站区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拉长做宽产业链,瞄准建设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聚焦重点主导产业、6条关键产业链进行深度解剖梳理,绘制产业招商路线图,每条产业链形成“1个图谱”“N张清单”,按图索骥、精准对接,持续做好项目招引工作。

该区立足“重点有创新、难点有突破、亮点有提升”,聚焦企业、项目、产业三个重点,做好政策规划、省市部门、金融机构三项对接,强化手续办理、要素资源、营商环境三大保障,以数字赋能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发展是落脚点,项目是着力点。中站区以招商为“生命线”,以项目为“强引擎”,加快延链、补链、建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围绕优势产业延链。围绕建设“中部·新能源材料城”核心区,该区依托链主资源、配套优势、市场空间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重点实施多氟多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等项目,力争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发挥钛白资源优势,重点实施中福钛锆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一期年产6万吨钛合金新材料项目,打造中国最大的钛材生产基地。延伸涂料产业链,重点实施三木集团年产30万吨合成树脂及6万吨苯酐、开元化工年产4万吨环氧树脂、佰利新材料年产5万吨水性涂料等项目,打造北方树脂涂料生产基地。加快装备制造业高端化转型,重点建设风神轮胎巨型及特种工程子午胎改扩建、奋安铝业年产4万吨汽车轻量化铝型材等项目。

围绕产业短板补链。该区持续深化“四化改造”,谋划实施工业转型升级项目60个以上,力争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推动传统产业转化成优势产业。全面梳理产业链薄弱环节,完善主导产业发展图谱,重点实施龙佰新能源电池正负极材料产业基地、多氟多年产1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和兴化工年产1.5万吨导电炭黑、新开源年产10万吨NMP及12万吨BDO等项目,补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断点。

围绕新兴产业建链。该区以发展氢能为突破口,加速未来产业破冰抢滩,支持开元化工建设氢能综合利用产业园,伟祺新洁能源建设中原高纯度氢气岛,谋划实施氢能储能及氢气制备、运输、压缩设备、氢燃料电池等项目,打造焦作氢能发展核心区。

产业链的韧性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合力逐渐彰显。目前,中站区初步形成以龙佰集团、风神轮胎、多氟多等超50亿元、100亿元企业为龙头,以奋安铝业、鑫诚耐火、倍耐力、三木公司、龙星化工、裕盛钛业等超10亿元企业为骨干,以中州炭素、开元化工、集越纳米、爱尔福克、联合颜料、超伟电子、强信科技、钪钒科技等超亿元企业为基础的工业经济“雁阵式”发展新格局,更形成了企业自身小循环、企业与企业之间中循环、园区与园区之间大循环的发展格局。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截至3月31日,中站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6285万元,同比增长25.8%。其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0505万元,同比增长11.9%,税比达84.1%;收入增幅、税比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实现首季开门红。

未来五年,中站区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存量、扩总量、提质量,依托新能源电池材料、钛锆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大力开展集群链式招商、以企招商。该区围绕“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动力锂电池”产业链,规划建设467公顷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园;围绕“钛白粉—海绵钛—钛合金”“氧化锆—海绵锆—功能陶瓷”产业链,规划建设133公顷的钛锆新材料产业园;围绕“钛白粉—树脂—涂料”产业链,规划建设67公顷的绿色涂料产业园。到“十四五”末,中站区力争新材料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000亿元,主导产业核心优势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