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5月06日

生命,如诗如歌

□李秋燕

向家乡的英雄王忠殿烈士致敬!

——题记

山坡上的野花凋落在地上,依旧会长出来。可是生命不能。一个18岁的孩子,他的生命掉在了雪里之后,风捡不起来,我们也捡不起来。

而写在墓碑上的名字,任风吹雨打,依旧是红色的。

在爆破筒塞进敌人碉堡两次被推出的情形下,他像太行山一样坚定,用胸膛顶住了被再次推出的爆破筒。那些埋伏在远处的战友,看着他的血染红了圣洁的雪莲花,看着他的信仰乘着划过长空的碎片,化作一只雄鹰,翱翔在昆仑之巅。

那散落人间的炮火,像炸雷一样融化了雪山,撕裂了战友们的胸膛,模糊了太行儿女的双眼。

他再也没有走出高原的雪山,他的名字永久刻在了雪域高原,与石头一样不朽。

他的鲜血滴落在雪地上,他的鲜血滴落在家乡的石头上,他的鲜血滴落在家乡的禾苗上,他的鲜血滴落在日历上,他的鲜血滴落在他的诗行里。

慈母手中线,何止是游子的身上衣,也是游子的生命。

在他远去的某个午后,一个母亲用她的爱,一个山村的爱,一个世界的爱与温暖,把他的生命挽留在床头的木箱子里。

寂静的夜里,母亲在油灯下,摩挲着那身发白了的旧军装,一针一线缝补着磨化了的地方。母亲的心,跟着针线一寸一寸地走,孩子的脚步,随着针线一蹦一跳地来。那笑脸和他仰头坐在摇篮的小脸一个模样。

娘,我和战友们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又坐了八天八夜的汽车才到达新疆。祖国好大,山河好美啊!

娘,我在火车上写的诗,你听到了吗?连队里发的毛巾好白啊!我邮寄到家了,您和爹洗脸时,一定要用啊!

娘,雪山上的风景很美,太阳一出来,雪山就发出耀眼的光芒,照得人心里亮堂堂的,我就像长了翅膀。

娘,我好爱昆仑山啊!就如我爱太行山一样。长在我身边的小花小草,和咱村子里的一模一样。

娘,我终于活成了黄继光的模样……

那个夜晚,母亲缝补了一夜,村边的小河一夜未眠,岸上的石头哭了一夜。乡亲们也是。整个太行山也是。

为了表达对他的怀念。

村子东头山上的那棵梨树,每年都用洁白的梨花给他笑一次。村西头的一个大院子里,长满了他的故事。

大院子里,常常聚满一堆孩子,挤着一位阿姨听她讲关于她大舅的故事。

大院子里,常常来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头,悲痛地向年仅18岁的铜像致敬、鞠躬。然后,深情地对着一位女士,讲述关于她大舅的故事。

大院子里,常常来一群强壮的青年,把他的故事刻在心里,然后向他一样,戴着红花,背着行囊,奔赴祖国的边疆。

因为一个名字,昆仑山与太行山情谊变得浓稠。边疆的人民记得这个从远方来的孩子,记得他走进营房的背影,记得他中原的口音。记得他写在雪地里的诗。

这个年轻的生命和一支同样年轻的队伍,把敌人抵御在国界之外,捍卫着祖国的荣光。边疆人民把他们的名字和新生活一起精心呵护着。

此刻,他的战友如青松一样立在我的身旁,气宇轩昂讲着他生命在烈火中永生的往事。假如他还活着,他也应该和战友们一样,颐养天年,儿孙满堂。

山风吹过,大院子里两棵梅树在颤动,一白一红,像是低语,又像是吟唱。我想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场面。那开放在他故乡的梅花,不是正在为他唱着英雄的赞歌吗?

听完他的故事之后,我又折回到他的铜像前鞠躬祭拜。临走时,我把铜像前的黄菊摆了又摆。想着他墓碑旁也绽放着同样的花朵。

大院子里不停地有人来献花,来致敬,有了鲜花的陪伴与滋养,那英俊的铜像就有了灵魂,有了生命。

岁月流淌出60个年轮。但是,一个生命却依旧年轻,一个故事却依旧年轻,依旧在太行山的田野里被春雨擦亮。

在太行儿女的心田里,他永远是18岁的模样,永远如他的诗歌那样,慷慨激昂地活着。

当我走近他时,我才真正读懂了太行,读懂了太行儿女为什么这样精心地把一个名字捧在手上、心上。

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生命的传奇,需要一代代人的传递,让这个名字永远温暖明亮。

在永无停息的生命喧哗中,这片英雄的热土,正在一片片明媚的春光中复苏成长,作为一个精神传递者,我要把这个故事讲得更远、更响。

我在他走过的山坡上,来来回回地走动,他如诗如歌般的生命,在我的心头回响。

我怎能不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