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5月10日

王松领:

手握法槌 捍卫公正

王松领。

本报记者 吉亚南 摄

本报记者 郭嘉莉

铁肩担道义,两袖化清风。他勤于学习,用心钻研业务;他勤于思考,创新审判管理;他用万字裁判文书诠释法与情的融合,用实际行动兑现“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庄严诺言。他就是“十佳优秀法官”获得者,马村区法院员额法官、审判委员会委员王松领。

1999年,王松领到马村区法院工作,先后从事基层民事、行政审判、司法救助、国家赔偿、刑事审判等工作,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一名“行家里手”。到法院工作以来,他始终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公正廉洁司法,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广大干警和群众的认可与赞同;他勤于学习,业务知识扎实,审判经验丰富,主审的案件从未出现一件错案;他公正文明执法,廉洁办案,所办案件当事人基本都能服判息讼并主动履行义务,受到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王松领在担任行政庭庭长期间,狠抓行政审判管理,有力推动了该院行政审判工作的改进和提升。鉴于行政审判方式改革没有统一模式,王松领便刻苦钻研,学习借鉴兄弟法院的经验做法,拟定了审判提纲,在该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开展庭审研讨,边实践边总结,使行政审判方式快步符合上级法院要求,积极有效地不断推进。

“感谢王法官,如果不是他,我的赔偿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这是王松领办理的一起80岁老太太起诉一名未满18岁少年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当事人对他作出的评价。少年傍晚骑车回家时,与正在散步的老太太发生碰撞,导致老太太住院治疗,花费巨额医疗费,由于事故发生区域没有监控,也没有其他行人见证,公安交警部门未作出事故责任认定。案件到了法院后,王松领并没有急于判决,通过走访调查、收集信息,发现该少年自幼父母离异,由奶奶带大,家庭十分困难,而老人这边又急需赔偿。于是,他决定对双方进行调解,采用“背对背”的调解方式与当事人互拉家常,将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讲给双方,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此案圆满了结。

近三年来,王松领办理案件550余起,所办案件无一发还改判,一方面,源于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的态度;另一方面,源于他对裁判文书的匠心打磨。“裁判文书是法官的名片,也是法官与当事人进行的最后一次法律意义上的对话,既要通俗易通,又要不失法律威严。”王松领始终谨记,落下法槌的神圣不在于其表象的庄严,而在于那一刻所代表的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