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5月15日

用心用情护“未”成长

——山阳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纪略

图① 山阳区人民检察院领导研究未检工作。

图② 检察官为孩子们讲解法律知识。

图③ 检察官与帮教对象一起开展志愿活动。

图④ 孩子们收到特殊礼物。

图⑤ 检察官在企业观护基地讲法治课。

图⑥ 检察官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本组照片均由本报记者邓帆摄)

本报记者 邓 帆

本报通讯员 朱 辉

近年来,山阳区人民检察院不断探索创新对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的新思路,逐步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力度和举措,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加大未检办案力量、组织专业化团队,持续推动社会化建设等展开工作部署,依法履职,加强监督,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努力提高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质量和效果。

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山阳区人民检察院将专业社会力量和志愿者团队有机结合,形成“5+2”帮教模式。检察官为每个涉罪的孩子建立一个微信帮教群,时刻关注被帮教人动向,全程记录他们从问题少年到阳光少年的蜕变过程。犯罪嫌疑人小强的母亲在戒毒所强制戒毒,其父亲对他不闻不问,跟随八十多岁姥爷生活。工作人员带他做志愿者之前都会给他买饭,准备学习用具,甚至为他买衣服,并帮办理身份证、社保卡、申请保障政策,使他发自内心地想要改变,逐步进入了正常生活轨道。

以公益护民意。2022年,山阳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案件磋商结案3件,立案1件,发出检察建议1件,被采纳1件。该院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多名未成年人在KTV从事有偿陪侍活动,还有部分未成年人长期在网吧夜不归宿。随后,与市公安局山阳分局、山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山阳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召开公益诉讼磋商会,并形成会议纪要,从建立涉未违法信息共享平台、开展专项整治、定期通报制度,到开展联合执法活动等,以文件形式确立,为各行政机关之间履职打通壁垒,畅通信息共享渠道,便于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

根据山阳区人民检察院移交的线索,市文化稽查大队约谈了5家网吧负责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违规接待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作出6份行政处罚,每家罚款5000元,对重复接待未成年的一家网吧责令停业整顿两个月。市公安局山阳分局根据案件中发现的违法线索,责令辖区内一家KTV停业整顿两个月。

针对办案中发现辖区内多家宾馆存在违规接待未成年人住宿的问题,该院发出检察建议书后,公安机关开展专项整治,并加强宣传。检察机关通过监督和引导,和其他职能机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持续关注校园及周边安全。该院认真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定期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副校长履职常态化工作,将省人民检察院23个标准化课件及市人民检察院制作的课件向辖区20000余名中小学生推送,同时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奖知识问答,多元化普及法律知识。

注重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建设。该院和山阳区司法局合作共建未成年人宣传教育基地,与大型企业共建未成年人关护教育基地,为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预留通道。

目前,山阳区人民检察院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助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多维度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以求极致的精神做实做优未检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