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5月16日

科学补碘 预防碘缺乏病

——访市疾控中心地病科科长许小利

本报记者 朱传胜

2023年5月15日是我国第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市疾控中心地病科科长许小利接受采访时指出,我市80%的行政村属于缺碘地区,18%为适碘地区,2%为高碘地区,我市的外环境普遍还是缺碘状态。因此,他呼吁公众一定要坚持科学补碘,预防碘缺乏病。

许小利介绍,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而甲状腺激素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脑发育、调节新陈代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碘缺乏病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重点防治的三大营养不良疾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3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的高危人群。”许小利说,“碘素有‘智力元素’之称,碘缺乏的最大危害是对儿童造成不可逆转的智力损害,并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和轻度碘缺乏足以损害智力的特点,这对社会发展是极大的潜在隐患。”

许小利称,碘缺乏病预防控制的根本措施就是补碘。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的原则。人每天离不开食盐,通过食用加碘盐补碘,符合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经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的优势,是补碘的最佳途径。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建议在食用加碘盐的同时,每周再食用1~2次海带、紫菜等。

“加碘盐是将碘以碘化物的形式添加到食盐当中,但碘化物在食盐中不能稳定存在,碘盐如果保存和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食盐中碘的流失,如光照、高温等因素都可能会造成碘的挥发,从而失去补碘效果。”许小利提醒,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碘的挥发,保证碘盐的补碘效果:一是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棕色遮光瓶或陶瓷罐并有盖;二是碘盐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炉火处,避免潮湿、日晒和受高温影响;三是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用随买,适当储存;四是炒菜时在菜即将出锅时再加入碘盐,可以有效减少碘的挥发。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许多人认为与食用碘盐相关,是碘过量导致的。“这个锅让碘盐背是不对的。”许小利说,“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近年来,全球很多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还是下降,甲状腺癌的患病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许小利表示,我市的碘缺乏病防治已经历了近70年。目前,我市碘缺乏病监测重点开展防治措施监测和病情监测工作,在县级层面达到了监测全覆盖,主要监测生活饮用水碘、盐碘、孕妇和8~10岁儿童尿碘以及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目前,加强监测还是工作重点,能够及时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现在,我们和省疾控中心共同研制了一款小程序,名字就是‘我缺碘吗?自测’,可以测算每天个体碘摄入量,并进行简单评价和建议,真正做到科学补碘,在国内、国际上属于首创。”许小利说,“自2020年上线以来,实时点击量最高达到5万多次,累计使用人数65万,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