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01日

将安全意识根植于心 让应急理念实践于行

——市安委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红星就“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今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昨日,市安委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红星就“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问:请介绍一下今年我市“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答:今年,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面提升本质安全年为统领,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为契机,结合安全生产“夯基提能”工程,聚焦源头治理,有效管控风险,进一步树牢各级安全发展理念,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真正将问题隐患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全面增强全民安全意识,持续提升公众安全素质和应急避险能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市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问:请问今年“安全生产月”安排的重点活动有哪些?

答: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将于6月1日至30日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开展,重点活动安排主要有5项: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通过组织开展专题研讨、集中宣讲、培训辅导、“安全生产大家谈”等多种形式的专题学习,推动学习教育向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延伸,增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聚焦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和新修订的《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践诺”活动,签订“安全承诺践诺”书。围绕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开展“动火作业风险我知道”宣传活动、电焊工等危险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活动、“外包外租大排查”活动,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法定职责。

三是开展应急科普“五个一”宣传活动,增强公民安全意识。教育部门组织学校师生在6月底前共同阅读一本安全应急科普读本,举办一次安全防范主题班会;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开展“应急志愿服务乡村行”活动,号召家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农业农村部门以乡镇为单位开展一次农机安全技能培训;消防、住建等部门推动社区开展一次电动车充电安全自查;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监督推动企业绘制一张以高风险岗位、工艺、部位、环节等为重点的逃生路线图,全方位提升公众应急素质能力。

四是开展全员查找身边的隐患和隐患曝光活动。与全市平安建设相结合,继续深入开展“零事故”创建活动,推动设置“12350安全举报公示牌”6月底前全覆盖,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查找身边的隐患”活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敲门行动”,普及安全常识,强化以案警示和违法违规安全生产行为曝光力度,形成舆论声势,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措施落到最小单元、具体岗位。

五是组织开展全员应急演练。我市将根据地域特点、行业特性,将应急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救援培训融入演练过程,提高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方面的培训和竞赛等活动,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构建全民安全防线。

问:每年“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是“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头戏,那么,今年我市“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将如何开展呢?

答:国家确定的“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时间是6月16日,今年,我市也将于6月16日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市安委办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举办“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系列活动,线下是在企业设置主会场,在社区、学校、农村设置分会场,向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学校学生、农村群众等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急疏散与紧急逃生知识、用电用气消防及校园安全常识宣传;线上是以“主播走现场”的形式通过网络直播连线主会场和分会场,向公众展示“安全宣传咨询日”开展情况。特别是在主会场,以直播形式走进企业生产一线,结合生产过程、工艺流程、装置设备,介绍安全生产举措和成效,搭建企业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增进社会公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理解。

问:除此之外,请您介绍一下我市还有哪些值得市民参与的线上活动?

答:今年,市安委办安排的线上活动还有“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网络知识竞答,欢迎大家关注“焦作市应急管理局”微信公众号积极参与网络答题活动。此外,市安委办还组织开展了应急科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对征集到的应急科普视频择优在在电视、视频号、抖音、微博等各类媒体平台持续播放,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增强社会公众应急安全意识。

本报记者 贾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