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6月07日
武王街道:暖心帮扶 颗粒归仓
本报讯(记者王颖)“多亏你们来帮忙,这麦子收了,我就放心了!”6月5日上午,在马村区武王街道张弓村的麦田里,脱贫监测户赵小眼看着金灿灿的麦粒从联合收割机的卸粮口“喷涌”而出,高兴得合不拢嘴。
赵小眼今年71岁,家里7口人,她老伴和儿媳身体有残疾,只有儿子一个劳动力,靠打零工供养3个孩子。眼瞅着地里的麦子成熟了,赵小眼却很发愁,家里缺少劳力,夏收夏种成难事。
“叔,你别愁。咱村成立了‘三夏’党员志愿服务队,谁家麦收有困难,都会帮忙。”正在老人发愁时,张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领军和村里的党员志愿者上了门。
协调联系收割机进田抢收,把收获的麦子从地里运送到晾晒场,帮忙进行晾晒……很快,在大伙儿的帮助下,赵小眼家的麦子收完了。
春争日,夏争时,麦收不等人。赵小眼家的情况不是个例。连日来,武王街道坚持“抢”字当头、“干”字为要,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克服困难,确保应收尽收、应收快收,坚决打好打赢夏收夏种攻坚战。
该街道成立街道、村两级“三夏”抢收抢种工作专班,制定“三夏”农机“作战图”,形成街道、村两级联动,一体化统筹推进夏收夏种工作。建立街道“三夏”调度工作群,收集各村收割进度、农机资源、需求、问题,及时研判、精准调度,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提高机收机种效率。
该街道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全面摸排群众农机需求以及晾晒需求,对辖区内小麦收获情况进行全程计划、实时跟踪、定时盘点。对“六帮六助”特殊群体家庭、困难群众、无劳力家庭分包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确保不落一户群众、不漏一块田地。组织各村合理利用文化广场、学校操场、空置厂房、各类场所等晾晒场地,确保晾晒场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