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7月06日

延伸“N”条产业链

——看武陟如何因地制宜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本报记者 董柏生

本报通讯员 张伟伟 王润泽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创建名单的通知,我省共有6个县(市、区)进入创建名单,我市武陟县榜上有名,是近年来我市唯一进入创建名单的县。

联想到《中共焦作市委 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武陟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及武陟县委、县政府以小董乡和西陶镇为中心,建成“农业产业链延伸型”的武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工作部署,负责此项工作的武陟县副县长苏瑞君激动之余又倍增了信心。

谋定而后动!从2022年年初开始谋划到今年五部委批复,从发挥各自优势到统筹规划布局,具有武陟特色的这个示范园,一“出生”便显示出了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强强联合

优势互补 跨河融合

小董乡地处武陟县最西部,沁河北岸,是典型的农业乡镇,辖区的磨庄村是全国白灵菇种植三大基地之一,渠下洋葱和大葱、南王哈密瓜、北归善鲜桃等特色种植异彩纷呈;乔庄肉兔和宠物兔、磨庄和南官庄蛋鸡、北王和南耿蛋鸽以及鹌鹑饲养也逐步成为小董乡的亮点产业。小董村的“董永和七仙女传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办了八届“董永故里”孝子节,“董永故里、德孝之乡”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小董乡虽然土地肥沃、种饲养产业有一定基础,但存在第一产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起步晚、第三产业发展慢的痛点和产品有亮点但产业不成链的堵点。而沁河南岸的西陶镇民营企业起步早、发展好,有30多家食品深加工企业集聚辖区,但存在本土原材料供应和土地要素保障不足、劳动力缺乏等短板。

结合焦平高速纵穿小董、西陶且在两个乡镇均设有开口的情况,武陟县委、县政府围绕“打通堵点、缓解痛点、补齐短板”,按照“一个主线”(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链、提升农业价值链为主线)、“四个关键”(狠抓特色种养、涉农加工、休闲文旅、综合商贸四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多方共赢”(通过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做强、村集体经济做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思路,探索构建集“研发育种+基地种养+涉农加工+休闲文旅+综合商贸”于一体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武陟模式”,谋划创建了覆盖小董乡和西陶镇全域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武陟县创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有雄厚的基础。”苏瑞君介绍,武陟县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农村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全县目前有高标准农田近35万公顷,拥有3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55个村达到“一村一品”专业村标准,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是国家地理标识“四大怀药”道地药材主产区;是中原地区有名的鱼米之乡、花果之乡;是郑州都市圈重要的优质粮食和绿色果蔬供应基地,现有食品加工企业74家、规上食品加工企业22家,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小董西陶跨河融合发展,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农业产业链延伸奠定扎实基础,为农业价值链提升发挥集聚效应,为农文旅深度融合注入发展动能,为联农惠农探索有效路径,也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苏瑞君说。

抢抓机遇

拓宽视野 统筹推进

规划是纲,纲举目张。武陟县委、县政府的这一“争”举,得到了所涉两个乡镇尤其是小董乡干部群众的鼎力支持。

小董乡多次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和乡贤,召开宣讲会、座谈会、协同项目对接会,围绕示范园创建的意义、流程、内容及项目合作进行宣传讲解和座谈,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统一发展思想、凝聚协创共识。

今年春节前夕,小董乡楼下村党支部书记王海流带领村两委干部到达山东省济宁市、沁阳市柏香镇学习肉驴饲养及驴肉深加工技术。“借助示范园创建的契机,我们村建立了养驴基地。目前基地已经完全实现自主饲养、繁育、销售一体化,现有存栏毛驴118头、山羊230只,有2个饲养大棚,驴肉可畅销啦!”王海流笑着说。

小董乡将涉及自己的重点任务逐条逐项进一步细化分解。该乡成立了武陟县兴董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全乡种植、饲养合作社资源整合起来,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扶持和指导,加快与西陶企业、合作社的融合进度,尽最大努力确保村集体经济在“蛋糕做大”的过程中群众能分到羹。同时,多次邀请武陟县挂职博士到辖区进行实地调研指导,组织辖区企业、合作社、种饲养大户和村干部到西陶镇等周边先进乡镇观摩学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多次组织两个乡镇市场经营主体召开座谈会,现场解决创建过程中融合主体的各类“疑难杂症”,推动“面对面”谈需求、搞对接。

3月份,武陟县兴董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刘栋梁与西陶镇辖区的河南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代表签订了2.55万吨小麦、2000吨鸡蛋、210吨大葱、260吨洋葱订单协议。

试点带动

机制保障 经验共享

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示范园创建一年后,国家五部委将组织对示范园创建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从本批创建119个名单中择优认定100个示范园,并分批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给予进一步支持。

创建有利益,示范需尽力。创建之初,武陟县就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示范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武陟县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武陟县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细化考核指标》。在国家、省、市的政策支持和各责任单位的共同配合下,武陟县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第一阶段12大项33小项重点任务已全面完成。目前,武陟县政府已将相关重点任务进行分解,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并将其纳入县政务督查重点实行“周调度”。

作为最大受益者的小董乡,在示范园创建中更是表现积极、工作扎实。“我们正按照‘多维支撑、以点带面、打造品牌’的建设思路,强化组织协调,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和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完善示范园产业融合下的共生生态体系,努力使示范园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羊’、农民就业增收的‘动力源’、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乡村建设的‘助推器’。”小董乡乡长白晓东说。

市发改委副主任邱书亮表示,市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支持,围绕创建方案明确的“一带”(沁河为纽带)、“两翼”(北翼指沁河北岸的小董乡全域,南翼指沁河南岸的西陶镇全域)、“三区”(建设特色种养与综合商贸区、建设休闲文旅区、农副产品与肉制品加工集聚区)、“多基地”的空间布局,扎实推进园区项目建设,力争明年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认定成功并顺利挂牌。

“示范园建设是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把示范园的创建做法和成果,辐射应用到大虹桥乡、三阳乡、北郭乡和大封镇等周边乡镇,总结推广集‘研发育种+基地种养+涉农加工+休闲文旅+综合商贸’于一体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武陟模式’,为焦作探索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武陟县委书记赵红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