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8月01日

全市检察机关当好“五大员” 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显担当

本报记者 邓 帆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全力当好“五大员”,持续推动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今年3月份,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开展全市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专项活动,印发《全市检察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发展专项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了17项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形成了以六大行动为引领的“一揽子”检察助企的举措体系,努力为企业依法规范经营保驾护航,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彰显检察担当。

当好“护航员”,打击涉企违法犯罪。今年上半年,全市检察机关打击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审查起诉金融诈骗案件2件3人,合同诈骗案件1件1人。打击侵犯企业经营者人身权的犯罪和侵害市场主体财产权的犯罪,办理盗窃企业财产、拖欠企业款项等相关案件22件,为企业挽回损失108.56万元。打击涉及有组织侵权、侵犯商业秘密等违法犯罪,办理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审查逮捕案件2件5人,办理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审查起诉案件1件4人。

当好“协调员”,为企业经营纾困解难。监督备案社区矫正人员申请外出务工、生产经营外出请假350人次,保障外出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推动涉企“挂案”清理,2021年以来,共清理涉企挂案23件,推动涉企挂案“清零”。强化企业财产保护,监督解决超权限、超范围、超时限等违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问题。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3起案件交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评估。

当好“监督员”,提升司法保障质效。监督纠正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选择性执法、违法动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等违法情形。加大虚假诉讼等案件的监督,联合公安、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会签《关于防范和惩治“套路贷”和虚假诉讼的实施意见》,促进形成整治合力。加大行政检察监督力度,受理涉企行政检察案件23件,均已办结,提出的检察建议均被采纳。加大对民商事执行案件的监督,监督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集中清收行动,助力破解涉企案件“执行难”。开展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办理涉企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5件,立案14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件,均已回复采纳。

当好“调解员”,助力涉企矛盾化解。开展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做好刑事和解、检察促和、信访类案件矛盾化解工作。拓展听证范围,做到“应听尽听”,涉企案件组织检察听证6件。集中治理民营企业反映突出的、影响正常运营的民事纠纷刑事化处理、对民营企业家滥用强制措施、违法处置民营企业财产等突出问题,及时化解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矛盾纠纷。

当好“服务员”,确保及时精准服务。开拓网上、电话、平台、现场等多种问题反映渠道,及时精准满足企业涉法涉诉需求。完善涉企执法司法问题协同解决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涉企信访问题和申诉、控告案件排查梳理。及时发布典型案事例,开展释法说理,主动走访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选聘企业家任检察联络员、人民监督员,邀请企业家代表等参加公开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活动,搭建检企“连心桥”,听取意见和建议,更好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