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8月24日
高新建:临床救治一线的“多面手”
本报记者 朱传胜
高新建
入了中医的门,便成了中医的“痴”。自打从医后,他便立志要悬壶济世。他就是市中医院心血管病、肝胆脾胃病、老年病科负责人高新建。爽朗的笑容、和气的态度,在诊室里接诊的高新建,让患者感受就像邻家兄弟一样亲切、自然。
先后在心内科工作11年、神经内科工作2年、肝胆脾胃病科工作10余年,从医20多年来,他一心扑在医学事业上,不断攀登医学高峰,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大一附院进修学习,分别得到了名医李晓林、黄振文等真传,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上颇有建树……从高新建个人简历不难看出,他是临床诊治一线的“多面手”。去年,独立成科后,高新建所在科室又加挂了心血管内科的牌子,而这,也让高新建如鱼得水。
“心血管病属于中医胸痹、心悸、喘证等病的范畴。中医药的提前介入,可以让病人的发病率和病危率明显降低。”高新建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做的。
因喘闷难行扶着墙走进高新建诊室的患者王某,心衰分级达到四级,几乎难以独立行走。高新建通过中医药治疗1周后,症状缓解。频繁发作心绞痛的老张,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狭窄80%,但老张不愿意植入心脏支架。高新建接诊后,经中药治疗10天左右,症状缓解。之后,患者坚持服药3个月左右,半年后再次复查冠脉造影,前降支狭窄已经低于50%。
“支架植入以后症状仍然存在怎么办?支架植入后的再狭窄怎么办?不能植入心脏支架的心肌缺血患者怎么办?事实证明,中医药不但可以解决临床症状,还可以有效地解决血管狭窄,促进新生血管和侧支循环的生成,并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高新建说,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疑难杂症方面,大有可为。
同时,高新建在老年病诊治上也是“技高一筹”。一名老年患者因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疾病,导致其双下肢颜色发乌、发暗,并伴有重度水肿。去了多家医院,医生均建议其双下肢截肢。后来,这名老年患者经人介绍,慕名找到高新建就医。高新建经过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最终让这名老年患者保住了双腿。
“中医药卓越的治疗效果,就是我的优势。这些年,我一直给自己树立这样一个目标,就是一个患者在其他地方多次治疗都难以好转。找到我之后,应用中医药治疗让他有一个明显的好转,直至康复。”高新建说。
“习得医人技,赢得百姓夸”。这是他的座右铭,又是他不懈努力奋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