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08月28日

乡村“小舞台” 点亮百姓“夜生活”

本报记者 董 蕾 本报通讯员 闫江涛

“这首《红梅赞》唱得真好,唱出了咱杜庄人的精气神,再来一首。”8月9日傍晚,夜幕还未完全降临,孟州市化工镇杜庄村文化广场上已有不少村民搬着小马扎就坐。

随着“咚”的一声,灯光铺洒而下,调音师将“暖场”音乐开启。紧接着,唱歌、跳舞、唱戏、诵诗词……吹拉弹唱样样都有,“演员”一个比一个卖劲,现场“粉丝团”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这是化工镇杜庄村开展“百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文化演出活动的一个缩影。

“以前没有文化广场的时候,我们村老百姓每天晚上就是在家看看电视,现在可是大不同了,乡里和村里经常搞活动,太极拳比赛、锣鼓表演、村BA,还有咱杜庄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杜家杆’表演,真是丰富多彩。”杜查生是杜庄村出了名的戏曲爱好者,爱看戏,也爱唱戏,听说村里搭建了舞台,他便积极报名登台表演。

“为了扩大影响,咱们抖音直播也同步开启,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随时能看到咱村的烟火气,将来村里文化事业肯定发展得越来越好。”杜庄村党支部书记郭艳芬对杜庄大舞台的发展,有着不小的期待。

近年来,为丰富辖区老百姓文化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化工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结合“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广场为民作用,建设集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农村文化广场,利用线上线下“多平台”开展“多维度”的文化活动,各村的文化广场,俨然成了村民的文化擂台。截至目前,化工镇已建成文化广场20个,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21个、广场舞队10支、锣鼓队6支,实现了村村都有文艺队,文化广场全覆盖。

“办好乡村文化活动,是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重要抓手。化工镇将通过‘文化下乡’‘村晚’等载体,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落地见效,让文化活动走进群众、贴近群众,扩大文化惠民‘生活圈’,切实提高辖区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化工镇党委书记赵文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