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09月13日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焦作交出生态环境优秀答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本报记者 张 苗
全市南太行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提升,地形地貌景观得到改善,水环境质量得到提高,生物多样性种类增加,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9月8日,河南省南太行地区(焦作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顺利通过整体验收,我市成为全省南太行地区首家通过此项验收的地市。
这是我市交出的绿色生态优秀答卷。
2018年,我市成功申报并实施了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根据全省南太行项目“一山、一渠、两流域”的总体布局,我市从矿山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系统保护等3个方面,布置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大沙河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南水北调城区段生态保护项目、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4大类,35个子项目,工程概算总投资24.16亿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获批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注重实效,统筹协调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面实施。
我市坚持系统修复观念,先后编制完成了《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焦作市森林城市三年提升计划》《焦作市水生态体系规划》和《“十四五”焦作市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着力构筑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治理长效机制。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做到“六个一”,即:成立一套班子,制订一套实施方案,聘请一个技术服务团队,举办一次培训,建立一套制度,建立一套台账,为生态修复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要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在工程实施中,我市秉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体保护、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指导理念,对轻度受损、恢复力强的生态破坏区域采取自然恢复为主的措施,对中度、重度的生态破坏区域采取人工修复的措施。
截至目前,工程治理面积100.1平方千米,共完成河道治理长度31.8公里,矿山综合治理面积7343.39公顷,新增林地2437.39公顷,新增草地567.66公顷,恢复新增湿地97.4公顷,水土流失治理68.7公顷,新增土地整治74.3公顷。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市结出硕果累累。
生态效益显著。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各子项目的实施,对我市生态环境修复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大沙河湿地项目以前是黑臭水体,如今河清水畅、岸绿景美,水质由过去的劣五类转变为目前的三类水,河里生活着天鹅、白鹭、赤麻鸭等鸟类40余种,已成为焦作市的“网红打卡地、城市会客厅”。矿山治理项目实施后,有效构筑了北山绿色屏障,昔日千疮百孔、尘土飞扬的北山,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城市后花园”。南水北调绿化带项目,如今是美丽长画卷,绿树红花游人如织。
城市形象大幅提升。项目实施后,我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增强了旅游城市竞争力,2020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昔日的煤城黑色印象一去不返,旅游名城的青山绿水日益增多,“太极圣地 山水焦作”旅游城市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强。
综合效益初步显现。我市在南太行试点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注重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结合,解放区的老丁沟—猫岔项目,紧密结合该区全域旅游规划,与附近的南太行·花海、南太行健身步道、民宿设计等有机联接。项目实施后,原本废弃矿坑密布的采矿破坏区焕然一新、重获生机,吸引市民来此锻炼身体游玩。废弃矿山变产业,百姓吃上了“生态饭”,绿水青山成为兴村富民的金山银山。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我市结合乡村实际、因地制宜,在山上种植樱桃、山楂、核桃、冬桃等经济树木29万株、涉及11个村,丰产期可增加当地年收入5000余万元。
绿水青山正在这里释放生态红利,不仅让村民拥有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带动他们发展产业,过上好日子。其中,博爱县月山水库东项目所在地的半架山,放眼望去漫山果树,小底村的樱桃红了日子甜了,玄坛庙村的冬桃等品牌逐渐叫响,乡村旅游、休闲采摘等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取得良好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试点工程立足实际、与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既节约了工程建成后的移交管护成本,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山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生态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更能为优化营商环境加码添力,我市着力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中下功夫,通过对矿渣堆、采石场进行综合治理,不仅改善了矿山环境,而且避免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
生态修复让大山重披绿装,水质持续向好,如今的焦作,呈现出一幅河畅、山清、水秀、岸绿、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画卷,优良生态环境已然成为我市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新征程上,我市将以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理念,进一步优化区域生态布局,推进黄河生态整治修复,加强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保护这篇大文章。
图① 河清水畅岸绿的大沙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图② 半架山变身郁郁葱葱的花果山。
本报记者 张 苗 摄
图③ 焦作野生动植物标本馆内一角。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图④ 半架山上村民在采摘苹果。本报记者 张 苗 摄
图⑤ 太行山猕猴。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供图)
图⑥ 南水北调两岸风光旖旎。见习记者 林 晓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