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0月17日
让法治之光照亮生活融入人心
——全市“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①
②
③
图① 知识测试。
图② 评估验收。
图③ 普法汇报。
本报记者 邓 帆 摄
本报记者 邓 帆 胡 月
2021年启动“八五”普法工作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全市“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大局,以提高全民法治素养为目标,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全市平安建设创建工程,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法治之光照亮生活融入人心。
营造法治氛围
我市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放在首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学院)必选课程,纳入高等院校法治理论教育体系,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集体学法15次20余部,相关内容课程占比达15%左右,共授课100余场次300多课时,培训学员5286人次。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全市120余名法治工作骨干参加了培训。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广泛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市共举办活动2089场,组织动员普法工作者6.38万人,普法对象达96.1万人次,发放普法资料12.2万份。
突出抓好宪法学习宣传。将宪法列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任务,列为党校培训必修课程。2021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宪法集中学习宣传活动970余次,开展宪法知识讲座620余次,组织宪法宣誓活动680余次,举办宪法书画展130余次。2022年,我市王铭瑄同学在第七届“学宪法 讲宪法”全国总决赛中获得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
广泛开展民法典宣传。将民法典纳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会前集体学法议程。各县(市、区)、各单位购买《民法典》单行本1万册,印制民法典宣传页5万份、制作展出民法典展板1000余块。市直单位,特别是承担执法、司法的职能部门,积极组织民法典讲座、知识测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加强释法说理,创新宣传载体,把民法典宣传融入执法司法和服务管理全过程。
持续深化党内法规宣传。突出党章、纪律处分条例、党组工作条例、政法工作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学习宣传。依托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组织政法各单位深入学习《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等规定,推动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推动精准普法
抓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共组织集体学法1980余次,政府依法决策质量不断提高。全市举办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法治讲座2000余场次、法治培训参与人数达16万余人次,全市500余家单位3000余人次领导干部进行学法用法法律知识考试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
抓实青少年“重点群体”。坚持普法从青少年抓起,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个阶段,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建立“法护未来青少年保护基地”。推进校园禁毒教育常态化,率先在全省依托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立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基地7个。开展“法佑春蕾”专项活动。“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共举办法治副校长讲座3100余场次,参观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120余场次,开展情景式教育168场次。
抓严行政执法“重点岗位”。着力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教育培训,通过开展行政执法培训、举办专题培训班等方式,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八五”普法期间,全市开展行政执法专题讲座50余场次,举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3期,开展网络培训12场次8000余人次,办结各类行政执法案件32.4万余件。
抓准村居群众“社会层面”。以满足村居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切入点,创新提出并实施了以普法队伍精准、普法对象精准、普法内容精准、普法形式精准、普法考核精准为主要内容的“五个精准”普法焦作模式。2022年以来,全市共组建普法队伍1997支3.9万余人,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2800余批次,直接受教育群众累计达80余万人次,实现了基层普法队伍的精准化、常态化。
激发普法活力
常态化开展以案释法。制定以案释法相关工作制度,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夯实了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基础。落实并建立了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以案释法制度,加强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研究等工作,建立了以案释法资源库和发布平台,运用案例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各级司法部门、行政执法单位把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的过程变成生动有效的以案释法活动。
专业化推进公益普法。市县两级司法行政部门均配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专职工作队伍,全市107个基层司法所、56个律师事务所、29个基层法律服务所以及5400余名人民调解员,11223名“法律明白人”都担负着法治宣传任务。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重大工程项目律师服务团”“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市检察院师资人才库”“教育系统普法讲师团”等多个专业法律服务团,推进法律专业人才参与普法实践。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各单位都成立了本系统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普法志愿活动,全市4000多名普法志愿者长年活跃在基层,成为推动传播法治声音的重要力量。
数字化打造普法品牌。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精准普法。积极打造集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客户端、官方网站“四位一体”的政务公开普法新平台,市、县两级司法局全部建成了官网、微博、微信、手机报四大普法平台,全市各单位、部门(行业)共开通普法微博、微信公众服务号、手机APP1000多个。相继发布焦作普法宣传卡通形象“法宝”、修武县“普法小君”、博爱县“小月说法”、山阳区“山阳君”等普法动漫形象,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认知度;武陟县“政法李帅”、博爱县“法律夜市+法律直播”等栏目,均获得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点击量。
“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人民政府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命名为全国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河南南水北调法治文化带被命名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今年8月,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贺荣莅焦调研,在调研温县祥云镇司法所时对我市基层司法所开展的普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