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24日

“好闺女”温暖老人心

本报记者 王 颖

“姨,今天感觉好些没?”“好多了,这段时间你天天来看我,还帮着干活,我这心里比吃了蜜还甜。”11月22日一大早,马村区九里山街道九里山社区居民叶素霞老人家里传出爽朗的笑声。

社区微网格员张丹给老人送来了面条、青菜,一进门放下东西就熟络地干起家务,一边干活还一边跟老人聊着家常,温情的氛围宛如一对母女的生活日常。

今年76岁的叶素霞老人是位留守老人,和小孙子一起生活。几天前,张丹在入户走访时,发现老人精神状态不好,一量体温39℃。她立即带老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回来后,按照医生开的药方,指导老人服药。

考虑老人身体不舒服,家里需要人照应,近段时间张丹每天早晚两趟上门看望,帮老人买菜、干家务。老人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念叨着自己多了个“好闺女”。

无独有偶。家住九里山社区的胡学义老人今年80多岁了,这几天老人总是感觉睡眠不好,耳朵嗡嗡作响。儿女们在外工作,家里只有老两口一起生活。微网格员王淑月在入户走访时听老人说起身体不适想去医院看病,第二天就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带老人去了医院,陪着老人交费、拿药,跑前跑后照顾得很周到。回来后,老人逢人就夸,社区“好闺女”帮了大忙。

家住九里山街道演马社区的居民们也有同样的暖心感受。年近80岁的陈士功老人一个人独居,生活过得很拮据。社区微网格员赵爱燕给老人送去新买的保暖衣、羽绒服,知道他爱吃油饼,隔三岔五烙了油饼送过去。一次次温暖的照顾,让孤独无靠的老人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社区“好闺女”,温暖居民心。九里山街道下辖两个社区,70岁以上老人占常住人口的90%,有四分之一的老人独居,去年以来,该街道探索在社区建立“幸福里”网格服务站,从社区党员干部、楼院热心人等选聘20名微网格员,构建以4个小区网格为架构,20个“微网格”为触角的微网格管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末梢向楼栋、家户延伸。这些微网格中有11名女性。她们发挥“人熟、情况熟、心细、温和”的优势,当好微网格内孤寡、独居老人的“好闺女”,保证群众有诉求不出楼栋、不出网格就能得到回应,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基层幸福治理。

上图 在九里山社区的“连心”小屋里,“好闺女”王淑月为老人洗头。 本报记者 王 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