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30日
豫北地区首例
焦煤中央医院成功实施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
张之智(左二)带领团队实施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
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本报讯(记者朱传胜)“复杂手术变得更精准,堪比大师级医生……”11月29日,焦煤中央医院骨科一区主任张之智带领团队成功实施豫北地区首例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填补了我市在该领域的空白,这标志着该院继成功实施豫北地区首例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之后,又在人工智能辅助手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患者是一名76岁的老太太,因股骨头坏死而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经过讨论,张之智带领团队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且更科学精准的手术治疗。
张之智介绍,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是将患者病变的股骨头部分移除,用人工关节组件替代,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但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假体的安放位置有较高要求,传统的手术方案往往依赖医生凭着经验“找感觉”来确定手术精准度,肉眼操作很难做到分毫不差,而在骨科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引导下,手术时各类数据精准把控,手术误差可降低到毫米级别,关节倾斜角度精确到1度标准。
手术台上,张之智带领手术团队对患者进行了术前规划,将患者影像信息等导入机器人系统后,机器人根据各项参数自动设计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案,精准定位假体型号、尺寸,磨骨区域以及安放的角度、位置等。术中,机械臂精准定位到预期规划位置,完成毫米级精准的髋臼磨挫及假体安放。术后复查,假体实际安放角度、下肢长度与术前规划高度一致,真正实现了高效和精准。高精度的术中导航及辅助手术功能带来了手术质量的提升,改变了传统手术中完全需要依靠术者经验和估算来进行操作的现状,避免了传统手术带来的偏差。这种精准化、智能化的手术技术,不但为医生带来了便利,还极大降低了患者术后发生双腿不等长、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风险。
“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比之前所做的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更复杂,我们医院是全省第二家开展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疗机构,这也意味着我们医院在此项技术上已经走在了全省先进行列。”张之智说,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它连接躯干和下肢,支撑人们直立行走。由于创伤以及疾病的影响,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除了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还适用于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发育不良等患者。
医疗科技发展的每一小步,都让患者获益一大步。张之智表示,作为焦作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将持续推动人工关节手术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全力解决临床中的难点和痛点,打造学术创新高地,推动学科快速发展,实现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微创化、精准化的医疗,更好地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