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1月30日
聆听南水北调故事 弘扬南水北调精神
焦作大学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双主讲活动
焦作大学学生参观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
思政课实践教学现场。
本报记者 张 璐 摄
本报讯(记者张璐 通讯员赵语慧)11月17日下午,焦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近50名学生前往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开展以“聆听南水北调故事 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双主讲活动。
实践教学双主讲模式是在组织学生现场参观的基础上,由实践教学目的地典型代表性人物或群体与思政课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担任主讲,协同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课堂”现场教学,为思政课实践教学赋能,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守正创新。
活动中,学生们首先参观了基本陈列厅和故乡之水、和谐征迁、复兴之水专题展厅。随后,在二楼报告厅,焦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李国防与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讲解员王芃共同为学生进行双主讲实践教学,将理论教育生动嵌入社会实践中,让学生们了解古今中外的调水历史以及国家南水北调设计初衷、施工路线、技术支撑、工程征迁等情况,深刻感受到南水北调工程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以及库区移民和沿线征迁区人民在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面前舍小家为大家、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党员干部在艰难险阻面前忠诚担当、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创新求精的工作精神,更加全面理解“忠诚担当、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南水北调精神。
活动现场,师生互动热烈,异彩纷呈,受到学生喜爱,同时做到“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还应该在社会生活中讲”,将理论教育生动嵌入在鲜活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从理论上的收获感,到视觉上的真实感,到心理上的认同感,到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认知的层层递进中,自觉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中,实现品德修养和职业素养的共同升华。
在最后的课后分享环节,2023级中文1班学生白文晴说:“没想到思政课还可以这么生动活泼”。中文2班学生周全说:“这种上课形式非常好,打破传统一堂课一个老师的模式,理论与实际相融合,现场与教材相融合,参观与教学相融合,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新课堂,让我们的认识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