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07日

从《黄帝内经》浅谈冬季养生

□乔小燕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体对不同气候变化作出相应反应,以达到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违背就可能产生病变。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讲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那么,我们在冬季具体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注意生活起居。早睡晚起,条件允许的,最好等太阳出来再起床,尽量回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状态。穿衣要做到软暖舒适、去寒就温,保持居处工作环境温暖,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的环境中,防止阳气耗散。头部保暖,暖水浴足,但注意泡脚和洗澡时水温别太高,以免汗出过多,开泄皮肤,使气亟夺。

其次,加强情志调摄。冬季万物肃杀,生机潜伏,阴气内藏,要保持精神安宁,情绪稳定,使志若伏若匿,及时调摄不良情绪,避免过分的精神躁扰导致精气耗伤。同时,冬季很容易滋生忧郁、悲伤等情绪,还要注意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第三,冬令饮食,温养气血。冬季天气寒冷,需要增加温热助阳的食物,如核桃、栗子、枣、甘薯、黑米、黑豆等,也可佐用姜、桂、胡椒等调味品以辛温助阳。动物性食物是“血肉有情之物”,滋味厚重,能温养精气,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比如羊肉、牛肉等。可以煲制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气血,或者将黄酒热透,调入姜丝饮用,以温通血脉、驱风散寒。

总之,冬季养生以“养藏”为基本原则,尽量多蓄积、少损耗,通过合理调摄,不仅可以使人更好地适应冬天的气候变化,还能为身体储备能量,为来年生命活力的焕发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