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08日
山阳区:“党建+自治”走出基层善治“幸福路”
本报记者 杜挺勇
本报通讯员 张 薇
“老王家这个月积分排名第一,咱们也得加把劲。”“再做两次志愿活动,俺家的积分就够兑换热水壶了!”近日,山阳区中星街道中马村的村民围在“自治微积分”排名公示牌前,饶有兴趣地讨论。
今年以来,山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党建+自治”新模式,通过打造“自治微阵地”、推行“自治微积分”、广纳“自治合伙人”,不断集民智、汇众力,以提高治理效能、增进群众福祉检验主题教育成效,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没处议”变“处处议”
“自治微阵地”激发“大动能”
邻里生活中出现小摩擦、小纠纷,去哪里调解?党群议事会在哪里商议楼院事务?针对楼院“没处议事”难题,山阳区创新解决新途径,搭建“自治微阵地”,即把议事平台建在议事厅、凉亭、楼道内,通过“凉亭说事”“广场话事”“板凳议事”等形式,把居民反映的大事小情和基层治理难题摆在桌面上,通过共同讨论、自治协商,实现“楼院事、楼院议”,搭建互融共治“大舞台”。
“以前党群议事会商讨事务、党员群众咨询问题都要到社区去,现在有了‘自治微阵地’,不出小区就能解决。”嘉隆社区国土局小区党群议事会主任李承富说。
嘉隆社区党委统筹,国土局小区党群议事会牵头,居民共同参与,将小区车棚旁一间闲置房屋升级打造为党群议事“自治微阵地”,进一步规范议事程序,制定居民手册、党员亮身份等15项规章制度,实现群众议事有场所、居民活动有空间,为党员群众提供了一个办理事务、参加活动、邻里相熟、反映问题的温馨“小家”,通过协商议事解决了楼院非机动车充电难、机动车停车难等小区治理难题。
“大家说说各自的意见,咱们商量着办。”近日,东方红街道广场社区“自治微阵地”内正在热情讨论。“2号楼南边路面积水严重,影响大家出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来自市委北院小区的党群议事会成员、网格员、居民代表及社区工作人员聚在一起,针对小区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广场社区市委北院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规划不够科学,存在地势低洼、路面破损等问题,给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由于该小区住户少、分摊费用大,修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为方便群众就近协商、摸清居民诉求,社区把“自治微阵地”搬到楼院,由党群议事会组织居民一起探讨解决办法。经过多次商议,成功争取到在小区施工的燃气公司的帮助,小区居民只需分摊建筑材料费,燃气公司在管道施工回填的基础上,帮助完成下水管道敷设、路面硬化,赢得居民一致好评。
“村里事”变“家家事”
“自治微积分”兑出“大幸福”
“清理自己房前屋后就能领积分,还能兑换礼品!”今年,该区中星街道中马村村民总是对积分制津津乐道。
为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基层自治的热情活力,山阳区以中星街道中马村为试点,结合村规民约、“一约五会”等内容,制定中马村积分管理制度,明确人居环境整治、和谐邻里、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积分细则,同时设置“积分超市”,制定“月统计、季兑换”机制,通过“自治微积分”实行量化管理、正向激励,引导群众、理事会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规范红白喜事办理、村内矛盾纠纷处理等基层治理中来,让村民从“一旁看”变为“一起干”,从“那是村里事”变为“这是咱家事”,为乡村自治注入源源动能。
“积分制真不错,不仅让俺得了实惠,村里环境也越来越美了,大伙儿都说住在村里好幸福!”村民李女士满意地说。
依托积分制的开展,中马村实现美丽“蝶变”:村里环境优美、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互帮互助;红白喜事比排场的人少了,重视教育的人多了……乡村自治活力持续迸发,村民日子越来越美。
“独角戏”变“大合唱”
“自治合伙人”释放“大合力”
“真不错,社区里就有医院,还能免费做心电图、测血糖!”赵大爷对社区新引进的“自治合伙人”——普济颈肩腰腿疼医院赞不绝口。
“根据居民需求,社区引入普济颈肩腰腿疼医院、‘95128我的出租’、树人画室、神鹰救援队等‘自治合伙人’,不断提升服务的项目范围和品质内涵,形成居民、社区、‘自治合伙人’多赢的可喜局面。”太行街道阳光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聪介绍。
如何最大程度地撬动社会资源、汇聚自治合力,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无偿或低偿的优质服务?山阳区立足实际,聚焦社区办公用房空置、运营水平低、经费不足、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以太行街道阳光社区为试点,创新运用“低偿养无偿”的方式引入“自治合伙人”,即通过收取水电费或低于市场价的租金等方式吸纳各类企业团体入驻社区,为辖区居民提供送医、诊疗、救援等各项“微服务”,吸引居民、志愿组织、社会群体等广泛参与社区事务,共同奏响基层自治“交响曲”。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山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党建+自治”新模式,通过打造“自治微阵地”、推行“自治微积分”、广纳“自治合伙人”,不断集民智、汇众力,以提高治理效能、增进群众福祉检验主题教育成效,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山阳区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党建+自治”的治理体系,探索多样化基层社会治理路径,以“善治之笔”书写“为民答卷”,让基层治理在群策群力中焕发新活力,打造具有山阳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