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12月14日
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
——记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郭为民
郭为民。本报记者 张 璐 摄
本报记者 张 璐
本报通讯员 张梦园
16年寒来暑往,16年辛勤守望,16年砥砺前行,从风华正茂到两鬓霜花,他就是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郭为民。因为热爱,如今已52岁的他,仍坚守在辅导员岗位,痴心不改。
灵魂拷问 追寻初心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在内心深处,郭为民一直在反复拷问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人生价值有着非同寻常的思考。
他曾有过两次成功的高考经历。第一次考上了军校,众人艳羡的军校生活却成了他人生的“滑铁卢”。他曾是学霸,但喜欢独处,不善言辞、不爱交际,难以适应学校生活。后来,他患上了抑郁症,只好退学,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遭受了无尽的白眼和冷嘲热讽。苦难是人生的磨刀石,经过痛苦的磨砺,他浴火重生,重新站了起来,并第二次参加了高考,考上了安阳师范学院,开启了崭新的人生。
经历就是一笔财富。有过非凡人生经历的郭为民,内心总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帮助懵懵懂懂的学生长大,从青涩走向成熟,勇敢地面对种种人生挑战,战胜逆境,走向成功。这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他至死不渝的初心。
2007年9月,该校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是否愿意做辅导员,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感觉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指导工作,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指导意义,是他梦寐以求的角色。
16年来,郭为民坚持“五心”育人原则,即真心、诚心、耐心、恒心、匠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箴言,他时刻铭记在心。他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虚伪、不偏私,让学生能时刻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抛弃、不放弃,他对待问题学生,永远保持着极大耐心。他以锲而不舍的恒心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使之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中,他刻苦钻研,一丝不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五心”正己,以“五心”求实,以“五心”求真,以“五心”换心。
锐意创新 特色育人
他创建学生政治指导员制度。学生政治指导员制度是高校政治辅导员遴选优秀大学生担任各班政治指导员,并对学生开展思想状况调查、问题线索摸排、矛盾调解等工作,塑造班风、培育学风,从而凝聚人心,最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一种制度。
为保障制度顺畅运行,他创建了思想政治研究学会,编辑25万字的培训教材,义务培训200多个课时,累计培训学生政治指导员175人,辐射影响学生2500多人,累计提交工作案例102份,并汇集成册,供大家学习参考。
学生政治指导员是学生的贴心人,他们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成为辅导员的“千里眼”和“顺风耳”。19级电商三班的学生政治指导员侯垚,及时发现班里一位男生因失恋轻生想要跳楼的事件,并第一时间报给辅导员。在学校和警方的协同努力下,避免了一次悲剧的发生,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为推进文化“育新人”工作,他创作了200多首诗歌,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思想,辑录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篇》,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他创立了“阳明心学”研究会,这里的“心”是良心、良知,也是人品、人格。他以阳明心学“去私欲,存天理”等思想,教育学生要淡泊名利、修养身心、知行合一。
他利用微博平台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政教育,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初心如磐 坚定前行
他热爱基层,扎根一线,甘愿做一名普通的辅导员。曲折的人生经历,使郭为民对人生价值有着别样的理解,也造就了他别样的人生。
他恬淡自守,16年倾情育人,从未想过放弃。16年来,他共带了6届40个班1354名学生,毕业生合格率和就业率均在98%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郭为民荣获“河南省优秀辅导员”称号。2023年,他任指导老师的循环经济协会被评为“河南省文明社团”;他的学生共获得12项省级荣誉。
辅导员工作就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今后,他将继续奋战在这个舞台上,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