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18日

市人民医院完成一例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市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一例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镜左肺下叶腺癌根治术,术中采用的肺叶切除技术和Tubeless(免气管插管)麻醉术目前在我市都属独家开展。这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Tubeless(免气管插管)麻醉技术已在该院实现了常规化开展,以及肺楔形切除到肺叶切除的跨越式发展。

2022年9月,市人民医院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签约,正式成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协同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结合我市人群疾病谱特征,以优势学科为切入点,就科研合作、亚专科间联动、“院士MDT”查房、人员培训交流、提升疾病防控能力、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与市人民医院开展了密切交流合作,切实为我市的呼吸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在该院党委的安排下,麻醉和胸外团队骨干到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学习先进的胸科麻醉和手术经验。学习归来后,该院先后开展了20余例免气管插管自主呼吸下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

此次接受手术的患者51岁,体检时发现左肺下叶占位。为了寻求更安全的治疗方式,患者经过多方了解后,到该院就诊。接诊后,该院组织多学科(MDT)会诊,并邀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刘辉教授来院指导。最后,经过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认为李先生属于肥胖型患者,且肺功能一般,手术难度大,决定为其实施Tubeless(免气管插管)条件下胸腔镜肺部手术。

术中,该院心胸外科和麻醉手术中心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在为患者切开一个4厘米切口的条件下,顺利完成了胸腔镜左肺下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在全麻中一直保留自主呼吸。术后,患者立即苏醒。

该院心胸外科专家介绍,人类声门处的神经相当丰富、敏感,即使是非常轻微的刺激都能引起极大不适。免气管插管麻醉技术采用“喉罩全身麻醉+迷走神经阻滞+区域神经阻滞”的方法,其气道管理可控性较好,术后通过喉罩实施肺复张可以达到更加安全可控的效果。同时,喉罩作为一种声门上气道工具也能避免气管插管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性、可控性均较为均衡的麻醉方案。另外,这项技术的实施可以避免传统胸科手术双腔支气管插管引起的相关气道损伤,减少单肺通气期间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减少患者术后咽喉不适。同时,由于麻醉过程中基本不使用肌肉松弛剂,而是采用较浅的麻醉镇静,能极大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从而减少麻醉药物残余所造成的影响,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实现胸科手术“整体微创”的目标。另外,肺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虽然都属肺部手术,但楔形切除术的局限性在于其只适用于肺部局限性病变,如果病变范围较大,就需要进行肺叶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则需要切除肺部的一个完整叶片,包括叶片内的肺组织、淋巴组织和血管组织等,手术难度更大、治疗更加彻底。

下一步,该院将继续坚持“病人不动专家动”的诊疗模式,加大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交流学习力度,让我市群众足不出市就享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