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1月18日

古村气象新

本报记者 王 颖

“漫步在王母泉的街边巷口,感受田间的温柔。”“乡村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有些街已经老去,总有人正在年轻。”……1月12日,走进马村区武王街道王母泉村,一面面融合了青春气息与乡土气息的彩绘墙,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王母泉村打造乡村记忆文化街带来的新变化。在这里,闲置宅院的土墙修旧如旧,留住老屋记忆,唤起无限乡愁;农家院的红砖墙涂上“故宫红”,与有年代感的银杏树交相呼应,更是别有一番古韵;墙壁上3D彩绘的牛拉耕犁、水井打水的画面形象逼真,还有孩子们打弹珠、滚铁环、打卡片的彩绘墙,把乡村记忆从“农耕时代”带到“90年代”……

王母泉村是一个有着“豫北小江南”美称的古老村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皇母泉”的记载说的便是这里。近年来,在武王街道的大力支持下,王母泉村利用村集体土地发展蜜薯以及小米特色种植。此外,村里还建立了冰菊种植基地,引入洋葱套种冰菊技术,年增收7万余元。同时,以村集体为主导的村企联营企业河南禾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预计每年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近100万元。

这样一个不曾靠吃“文旅饭”发展的村子,缘何聚力打造乡村记忆文化街?

“村集体腰包鼓了,我们更要建设好和美乡村,让村子美起来,让百姓发自内心的热爱乡村,更自觉的参与乡村建设,支持乡村发展。”王母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俊梅说。

2023年10月,在武王街道党工委的有力组织下,村里启动了乡村记忆文化街的打造,聘请专业的乡村建设团队,深度挖掘王母泉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融入青春活力元素,在文化街打造农耕文化展示区、老年活动区、童年回忆区、儿童游乐区等,让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各得其乐,乐享乡村生活。

为了让文化街更有“年代感”,村民纷纷把家里的老物件捐赠出来,在童年回忆区,镶嵌在矮墙上的老式收音机、座钟、电视机、暖水瓶等成了最能勾起大家记忆的宝贝。

1月初,历时两个月的乡村记忆文化街建设完工,家门口的美丽蝶变让村民惊喜不已。冬日暖阳下,老人们坐在老年活动区晒暖聊天,孩子们在儿童游乐区玩耍、健身,年轻人在彩绘墙旁拍照打卡,古老的村子里欢声笑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