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05日
沁阳市人民医院
≡≡· 沁医处方 · 暖心处方 · 升级处方 ·≡≡
大医沁阳“三个处方”健康沁阳“追求极致”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韩斯羽
完善学科设施,提升诊疗水品。
定期会诊,床前关爱。
从入院到出院开展全过程热情服务。
移动CT医疗车便民服务再出发。
2023年12月成功晋升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
沁阳市人民医院病房大楼鸟瞰。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位于沁水之北的沁阳市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致力开好沁医处方、暖心处方、升级处方“三个处方”,助力健康沁阳“追求极致”,奏响人民满意医院高质量发展时代最强音。
抢抓机遇 奋楫争先 开出品牌“沁医处方”
“创建”是2023年沁阳市人民医院工作的主旋律。
根据河南省三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优先发展县级医院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而创建县级三级综合医院给医院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该院紧抓创建机遇,迎难而上,统筹推进三级综合医院创建工作,对照《河南省三级综合医院执业评审细则(2022版)》落实整改,建立台账,完成三级综合医院设置的必备条件。对部分重点部门进行布局改造,按要求完成学科设置,进一步完善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执行院科两级三层管理,建立医院质量指标体系,制定医院各专业共22个质控指标,修订、审核医院管理制度共1042项,使全院各级各类人员均能在工作中有章可循。通过不懈努力,该院2023年12月成功晋升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
作为区域龙头医院,该院把党建引领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红旗与白衣交相辉映成就最美的风景。2023年,该院急诊急救三大中心均通过三级医院评审,临床服务五大中心中肿瘤中心、微创介入中心、麻醉疼痛中心和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心先后通过河南省评审。肿瘤内科申请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成功,电子病历四级、省“便民就医少跑腿”七大举措试点单位顺利通过,清廉医院建设蒸蒸日上,公立医院各项指标一路向好。
星光不负赶路人。该院以优异成绩展现了不断增强的医疗实力和愈发强劲的澎湃活力,跑出了现代化医院与时俱进的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有加速度更有恒速度。该院依托三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多个重点(四个省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骨科、肿瘤科和九个焦作市重点学科)和两个平台(大急诊和女性健康管理)不断加快学科建设。
心血管、脑血管及外周介入顺利开展,手术量累计1.6万余例,极大地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胸痛中心团队先后承担和参与国际及国内心血管病攻关课题10项,特别在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方面开了许多先河,通过全区域协作、一键启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院内绿色通道等系列举措,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由30年前的30%降到目前的3%以下,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誉。
卒中中心团队积极与上级医院开展科研项目,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实施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次重大突破,不仅填补了县域空白,更真正做到让老百姓花小钱、看大病,在县域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神经内科团队成功开展的神经介入治疗手术——椎动脉支架植入术,为许多脑与脊髓血管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了满意疗效,标志着沁阳市神经介入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创伤中心以有效救治创伤病人作为首要目标,不断强化“黄金一小时”的救治理念,持续优化创伤救治流程,加强多学科协作,完善重大创伤快速救治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展开迅速高效的救援。
围绕三大中心建设,该院积极探索并构建起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诊重症监护治疗“三位一体”的大急诊平台,实现了院前与院内、急诊与专科的无缝衔接,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生”的希望。同时,该院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专业水平快速提升,多点开花。2023年共申报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项,急性心肌梗死和经尿道输尿管/肾盂激光碎石被评为河南省县级特色专科。
为提升学科综合建设能力,更好地服务百姓,该院先后与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大一附院、郑州市中心医院、焦作市人民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以医联体、互联智慧、专家团队故乡行、联盟单位、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科对接,邀请多名省级专家定期到院坐诊、帮扶,常态化将省级医院医疗资源送到群众身边,让沁阳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2023年上级医院专家查房、会诊、授课、学术交流共计247余次,帮扶患者2000余人。
贴心服务 守护健康 开出健康“暖心处方”
该院为方便患者就医,提高患者满意度,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对门诊服务流程进行全面优化,设置“一站式服务中心”。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通过新招聘13名见习岗人员,将原先的多地点办理转变为“一站式”服务,并在内、外科门诊就诊等候区增加服务台、安装叫号系统,切切实实减少患者在就医期间的“多余步伐”,使患者就诊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作为焦作市“便民就医少跑腿”七大举措试点医院,该院围绕以患者为中心构建一站式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打造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精细化、智慧化医疗服务:
——该院目前已形成会诊转诊一站式服务运作体系:远程报告自动传送→20秒左右远程读图→10分钟内回传报告→异常图第一时间电话联系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师预警→微信传图胸痛交流群→急诊团队响应→电话药物指导→派出救护车→开通绿色通道→介入手术,环环相扣确保患者救治接续、及时、有效。
——该院区导航二维码铺设70个点位,设置在医院的重要节点和走廊上,方便患者查看地图、目的地和路径信息。
——该院通过分时段精准预约、弹性排班、缩短报告出具时间等,多措并举保障门诊患者医技检查当天约当天查。
——该市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全场景应用,患者来院就诊,只需使用智能手机,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就能实现诊间结算、就诊检查、药房取药、医保结算、医保登记、出院结算、自助机报告查询及打印报告单等多项功能,缩短了患者的就医等待时间,改善了群众的看病就医体验。截至目前,已累计移动支付共结算3492例,医保电子凭证结算16736例。
——该院全面实现“诊间支付”功能,大大提高患者就医效率,缩短患者排队时间约40分钟,看病效率提高75%,有效解决医院85%的窗口缴费量。
——该院积极推行病区结算服务,病区结算日结算量在20~30例。
——该院开通线上、线下、特殊病例绿色通道多种渠道推行病案复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同时,医院优化流程把出院后15日提取病案复印件,缩短至10日。
优质资源 健康红利 开出服务“升级处方”
该院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不断拓宽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覆盖面,持续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村镇开展“医心向党,医路前行”志愿服务。
该院党员志愿服务队多年来下乡义诊已成为一项优良传统,给基层群众带来了便利。但因参加义诊的医护人员携带诊疗设备有限,现场只能做一些初步的“人”检。若有疑似病症,群众仍需到医院进一步接受精确的“机”检。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全面的医疗检查,该院打破传统义诊模式,开出基层医疗服务“升级处方”,把车载移动CT开进了义诊现场。在移动CT车里,群众检查结束后,影像医生会及时给出专业影像诊断,并针对检查结果为患者耐心讲解,2023年10月底到现在已为5个村的284名群众免费进行了CT检查。车载移动CT的“加盟”,有效打通基层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提高了早期病变的检出率,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为基层群众特别是行动不便群体切实解决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党的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能和生动实践,被央广网、《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先后报道。
为了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该院加快实现“90%的病人住院不出县”的医改目标,积极推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通过组建同质化管理群,提升基层医疗技术能力;派驻骨干医疗队伍,帮扶建立特色专科;通过建立远程中心,解决基层医疗诊断瓶颈等一系列举措力促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不断提高成员单位的服务能力,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定位明确、分工协作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疗服务模式,逐步推进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构建了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2023年,该院赴成员单位开展医疗坐诊57次,诊疗患者227人次;开展医疗培训和护理培训活动178次,参与2373人次;开展远程医疗会诊58418例。
踔厉奋发护健康,圆梦“三级”再起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该院将继续加强内涵建设,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防治结合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擘画医院发展的新蓝图。
(本版照片均由沁阳市人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