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武陟擎旗领跑勇闯高质量发展新路
本报记者 董柏生
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注射剂生产企业之一。
作为乡村振兴新样板,黄河龙泽园是集高效莲藕种植、研学教育、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循环农业生态园。
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建成投入使用。
河南江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貌。
河南发展高层论坛·第四届黄河论坛在“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举行。
中铁大桥(郑州)缆索有限公司年产13万吨桥梁缆索生产基地落户武陟,创造了从洽谈到开工仅23天的“武陟速度”。
组图为“龙腾怀川·‘粽’情焦作”2023福至嘉应观端午游园系列活动的规模、游客量、媒体宣传均创历史最佳。
本报记者 贾 蓝 摄
嘉应观镇御坝村黄河文化研学营地。
詹店镇马营村村史长廊一角。
“乡村都市”西滑封第四代农民住宅楼即将落成。
擎旗领跑
看这里
★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
★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
★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智成奖”
★全市唯一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全国首批10个“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先行区”
★“武陟慈善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首届河南慈善奖优秀慈善项目奖
★全省2023年“全链式”医养结合模式推广应用县
精彩2023
2023年,武陟县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突出工业强县、突出创新驱动、突出城乡提质、突出党建引领,以擎旗领跑的胆略与志气,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呈现质效提升、活力迸发、动能积蓄的良好态势。
产业计划谋篇破局
转型发展势头强劲
全力实施“325”产业计划,即提质发展装备制造、现代纸品、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聚焦聚力汽车零部件和都市生活服务两大主攻方向,用三年时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
产业方面,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5家,237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9.5%,工业增值税完成8.15亿元,荣获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奖第一名。
投资方面,绘制5个领域16个特色产业“四个图谱”,引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29个,总投资149.1亿元;前九期“三个一批”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分别为100%、78.9%、100%,3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率分别达160%、180%,荣利达食品扩建项目从开工到交付仅80天,中铁大桥缆索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仅23天,刷新了项目建设的“武陟速度”。
消费方面,倾力打造“游武陟、读黄河”“来武陟、享周末”文旅品牌,成功举办第四届黄河文化论坛、“龙腾怀川·‘粽’情焦作”县域主场、嘉应观建观三百周年庆典等活动,游客接待量、综合收入较2019年分别增长30%、25%,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个“快递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先行区”。
创新驱动再造优势
改革发展振奋人心
大力实施“院士+武陟”工程,与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黄河交通学院获批建设市重点实验室,填补了县里没有实验室空白;全市首家成立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306人;“研、创、转、产”创新链条加快构建,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瞪羚”企业6家,新增数量和总量均居全市第1位,“四有”研发覆盖率达82.9%,高于全市2.05个百分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3亿元,超市定目标1.5亿元。
深入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荣获全省创新引领十强开发区,1~11月完成税收11.5亿元,同比增长24.5%,预计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30亿元,进入全省第二档开发区序列。
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成投用助企纾困直达平台,全面推行乡镇代办机制,130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新增市场主体10196户,总数达5.2万户,均居全市第1位。
一体推进城乡建设
风貌品质显著提升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村建设实用性规划。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黄河大道、沁河路等10条“半拉子路”“断头路”收尾通车,改造治理易涝积水点16处,城乡公交一体化、润天污水处理厂三期、雨污分流排涝体系等项目扎实推进,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复审暗访,实现了“里子”“面子”双提升。
乡村风貌显著改善,创新实施乡村建设“6+1”工程,创建精品示范村41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干六十天,欢喜过大年”集中攻坚行动,全市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3次现场观摩,成绩均居全市前列;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134个衔接资金项目全部完工,荣获省、市奖项数量全市领先。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社会平安大局稳定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4%,34项重点民生项目全部完成。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扎实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9所,校建项目全市领跑;建成4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第二人民医院建成投用,三级医养服务体系更加健全;“99公益日”募集善款3900万元,创历年新高,配捐金额全省第一,荣获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称号。
聚焦社会大局稳定,扎实开展“平安护苗”“警灯闪烁·平安护航”、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问题楼盘化解成效显著,动态建立争优少年等重点群体包保台账,全方位构筑最密平安建设网,“三零”村(社区)和单位达标率分别为90.7%、97.3%。
党建引领保障发展
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创新推行“四基础、四依托、四引领”党建模式,建立5个高质量党建片区,覆盖22个村9871户4.3万人;成立畜牧业党建联盟和交通运输业联合党支部,全县货运周转量增长48%,交通运输企业纳税额增长20%;建立党群议事会281个,设立小区楼院“一站式”代办点55个,预计创成农村(社区)“五星”支部8个、“四星”支部50个、“三星”支部140个。
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折不扣抓好巡视整改,整改完成率达44.4%,加快推进清廉武陟建设,清廉机关单位创建覆盖率达90%。
蓄势2024
主要预
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进出口平稳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城镇调查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等完成市控目标。
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突出工业强县上见成效
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积极推进中铁大桥缆索生产基地、创印数码打印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金港智能电力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形成机械装备、智能装备等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以高端通用装备为引领、关键核心零部件为基础、重大技术装备为骨干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打造现代纸品产业基地。瞄准造纸产业年产100万吨、产值100亿元“双百”目标,全力推进江河纸业年产10万吨特种纸生产线、华美彩印智能化包装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中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大力实施国药容生年产50亿片口服固体制剂、浩康生物中药提取物加工等项目,延伸“西药—中药—医疗器械研发”产业链条,全力推动生物医药向生命健康服务、怀药保健等大健康产业领域拓展,建设生物医药中高端研发生产基地。
强化两大主攻方向带动力。围绕郑州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焦作打造国家级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汽车配套专业园建设,打造全省重要的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和推广应用先行区。在都市生活服务方面提质,与省科学院合作打造食品研发基地,实施都市食品产业园承载力提升项目,加快建设源润食品、成汇速冻食品等项目,打造省级休闲食品生产基地。引导投资发展壮大康养文旅、物流仓储、家政保育等都市生活服务业,着力把武陟建设成为郑州都市圈重要的生活服务区。
发挥战略新兴产业牵引力。依托伯恩半导体、新基业电子等龙头企业,招引芯片封装、小尺寸晶圆研发生产等上下游项目,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百亿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塑造新质生产力。
聚力依靠改革破解瓶颈
在突出创新驱动上见成效
向深化改革要活力。扎实做好县级机构改革以及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放权赋能、财税等重点领域改革,以深化改革补短板、强优势、聚资源、激活力。
向科技创新要动力。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家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60家;深入实施“院士+武陟”工程,实施院(校)企科技合作项目100个。深入实施焦作英才计划,力争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300人以上。
向招商引资要潜力。力争引进总投资超5亿元项目7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超90亿元。
向营商环境要效力。严格落实乡镇代办机制,用好“容缺办+帮代办+并联办”服务模式,抓实“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常态化推进“万人助万企”,确保营商环境评价在全省“第一方阵”中争先进位。
聚力实施项目攻坚行动
在做强引擎载体上见成效
紧抓机遇谋划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建设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70个,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纳入省、市重点项目不少于12个、32个,力争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5个以上。
强化保障推动项目。健全全流程项目推进机制,做优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推动所有资源跟着项目走、所有要素围着项目转、所有力量聚焦项目干,助推重大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开工、早达效。
建强平台招引项目。全面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加快12个区中园建设,力争进入全省第二档开发区前30位,争取两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达400亿元。
聚力软硬兼顾建管并重
在突出城乡提质上见成效
城市建设上补短板、提品质。全力对接郑州、融入郑州,争取更多武陟元素纳入《郑州都市圈规划》规划盘子,当好郑焦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完成S308、S232、S104部分路段改造改建工程,服务好沿黄高速、焦平高速等重大工程建设,做好郑辉高速项目前期服务工作,将交通区位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积极蓄势,致力新老互动、以城带乡,全面完成沁河路改造,实施和平路北段、农信大道北段等道路建设及背街小巷改造,基本消除断头路;系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安全体检行动,建成幸福学校及妙乐路、嘉应大道等4条道路,启动妇幼保健院迁建工作,让高铁片区更有活力。打造优势,聚力建管并重、精细治理,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乡村振兴上要抓建设、强产业。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实施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工建设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黄河流域绿色农田示范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项目,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以上。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持续推进省级肉鸭现代农业产业园、省怀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鹌鹑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新增“三品一标”产品3个,进一步叫响“四大怀药”、黄河土鸭、菡香黄河大米、武陟鹌鹑等品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6+1”工程,力争创建精品示范村60个、完善提升村186个,争创全省乡村建设示范县。
聚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在致力三产富民上见成效
深挖黄河文化资源,围绕“把嘉应观打造成全国独有的黄河文化和治水文化集中展示地、研学目的地”定位,高规格举办第五届黄河文化论坛等系列活动,加快推动嘉应观黄河治理文化和生态保护展示馆、白鹿仓黄河歌谣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打造“游武陟、读黄河”研学品牌。培育壮大文旅产业链,串联以嘉应观、渠首、万花、御坝、黄河龙泽园、百姓梨园、凤仪湖等为节点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近郊乡村休憩地、景区周边承接地、农耕文化体验地,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做大电商物流产业,加快实施焦作东站国家铁路二级物流基地、LSWZ储备基地等项目,着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现代物流重要节点,争创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聚力持续改善民计民生
在促进共享发展上见成效
稳定扩大就业创业,妥善做好“三类对象”、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鼓励黄河交通学院、职教中心、河南技师学院和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培育更多“大国工匠”。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加快推进黄河交通学院东校区三期工程建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4所、幼儿园6所,建成投用育英小学华洋校区,加快建设马营小学、文化路黄河小学,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创建市级优质特色教育集团。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建成投用县医养一体化示范中心,完成4所乡镇敬老院、4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统筹做好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工作。
聚力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在维护大局稳定上见成效
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和良好舆论氛围。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武陟、法治武陟。坚决守护生态红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武陟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