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2月22日
非遗闹新春 出圈又出彩
本报记者 赵改玲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非遗是中国优秀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每到节假日,非遗出圈出彩,今年莫不如此。
“夜幕降临,沁阳市山王庄镇文化广场热闹非凡,青火龙盘旋而出,舞龙人托举着巨龙,在场地上快速奔跑、左右盘旋,龙头鼻孔中还喷射出火焰,璀璨夺目,引得现场观众阵阵欢呼。”2月20日下午,CCTV-13《新闻直播间》、CCTV-2《正点财经》及河南卫视《河南午间报道》栏目,相继报道了沁阳市火龙舞喜迎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向观众展示了沁阳这一传统民俗的魅力。
山王庄火龙舞又叫龙灯,距今已有160年历史,是县级非遗,发源于山王庄镇山王庄村的一种民间社火表演节目。清朝同治年间,山王庄村村民为抗御匪盗的侵害,成立了五个大社。春节临近,为增加过年的气氛,经五大社商量,模仿山西太原龙灯成立了舞龙队。
据了解,龙身长20余米,为竹质骨架,总长24节,代表二十四节气,12根持节,代表一年12个月。由于龙身沉重,每表演一轮,都要换人上场,以确保舞龙者有充足的体力来完成流畅灵动的演出。
“我们这个火龙舞好多年没有演了,今年村里的年轻人加入,让传统的舞龙技艺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今天演出非常成功,今后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火龙舞,加入舞龙队伍,把这项非遗技艺传承下去。”山王庄村两委干部刘好路说。
山王庄火龙舞是今年新春我市非遗出圈出彩的一个缩影。
2月7日,孟州“老家莫沟”登上全国“村晚”舞台。孟州国家级非遗火龙舞“舞”出激情,在全国观众面前露脸,台下还有来自民间的非遗艺术——黄河澄泥砚、麦草画、乔家鼓……让游客一饱眼福。与此同时,在“百场惠民文化乡村行”中,温县非遗项目展演《耍老虎》《司马懿得胜鼓》《抬鼓》等优秀节目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进庙会,烘托古温大地的节日气氛,引流四方宾客。
在中站区,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展演看点十足。舞台上,来自西王封的《功夫虎》、东冯封的《常家武虎》等传统非遗项目展演将“年味儿”拉满。在武陟县,大洪拳、黄河龙狮舞、四股弦展演等非遗文化,亮相特色庙会、农村大集,让游客流连忘返。
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2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共958人,焦作4人入选。焦作入选的分别是:陈沛菊(陈式太极拳)、陈小星(陈式太极拳)、陈炳(陈式太极拳)、康明轩(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截至目前,我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项(列全省第一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7项(列全省第二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77项。全市共有文物遗迹301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列全国22位、河南第四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9处(列河南第三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8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