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01日
山阳区:
打好“五星”攻坚战 跑出创建“加速度”
本报记者 宁江东 本报通讯员 郭佳旗
区域化党建,“一核一轴五版块”强片拓面,破题起势;中马村“乡村积分管理”新模式,“兑”出村民幸福生活;工字路社区招募52家同城联盟优质“合伙人”,社区邻里节办得热闹非凡;“1+N”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各领域就业创业群体提供公共就业服务3000余次,答好“宜业兴业”民生卷……山阳区“五星”争创,亮点纷呈。
2023年以来,山阳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锚定“五星”支部全年目标加压冲刺,通过聚合力、盯整改、抓重点,真正在思想上紧起来、在举措上实起来、在行动上快起来,全力以赴抓好“五星”支部创建攻坚工作,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挂图作战“一条心” 齐头并进“攥指成拳”
时间就是命令,任务就是要求!
该区按照整体推进思路,多次召开“五星”支部创建攻坚推进会,将压力再传导、责任再落实。山阳区委组织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主动抓部门协同、抓工作落实,及时跟进省、市验收评比工作安排及要求;创“星”专班各负其责,对争创标准再梳理、再细化,结合争创实际,强化帮扶指导,严把标准尺度,对54个村(社区)情况再摸排、再核实,全面掌握创建工作动态。
锚定创“星”主体,以实战促实效。
区委组织部长带队开展“五星”支部创建观摩,组织开展“街道书记比‘五星’、村社书记晒成效”活动,在验收评比的一线提升头雁争“星”晋位能力。以“创星+项目库”“1+10+N”民生实事为抓手,多措并举整合争创的资金、项目、政策等资源,形成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推动创建冲刺任务件件落实落细。
问题导向“一把尺” 靠前指挥“滴灌督导”
“党员积分榜更新了吗”“宣传氛围还不够浓厚”……山阳区建立常态化督导、整改、再督导的闭环机制,逐村(社区)“把脉问诊”,让创建成果真正经得起检验。
结合前期调研暗访发现问题、创建重点任务、应知应会等内容,该区以“组工干部走一线”活动为载体,组工干部深入分包街道开展“解剖麻雀式”专项督导,坚持“看新不看旧、看现场不看展板、看问题不看成绩”,对照档案资料、创建氛围、创建计划、清洁卫生、教育培训、工作成效、规范标牌七个方面逐村逐社区“过筛子”,突出见人见事,真正点到“痛处”,立行立改守住创“星”底线,目前已督导反馈并整改各类问题210余项。
同时,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找差距,对表对标省、市最新考核评价内容,成立3个督导小组,按照“3组4轮次”的督导路径,采取“四不两直”、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围绕日常调研、创建观摩、年终考核、创星成效四大项指标逐“星”逐项对照,发现问题当场反馈。
各村(社区)拿出硬举措、实办法,倒排工期、责任到人,把每一项创建任务做细做实,把每一个短板弱项补齐补强,做到量化指标达标、定性指标达效。
整体推进“一盘棋” 重点突破“提质增效”
如何强功能、扬优势、补短板?该区坚持统筹全局与突出重点相统一,为“五星”支部争创赋能添彩。
在农村,集结创建合力、强力提质扩面,以“双百双争”行动、区域化党建作为深化“五星”创建内涵的重要载体,突出抓好“双绑”机制、“一村一品”、人居环境整治等难点指标。在社区,充分发挥微阵地、微网格、微服务的“三微”精细化管理模式优势,将创“星”争“星”触角继续向细向微延伸,夯实创“星”群众根基。发挥李贵作铁棍山药馒头“一村一品”“15分钟就业服务圈”等每颗“星”可看可学的标杆作用,激励更多村(社区)创“星”争“星”。
将“五星”支部创建与中心工作、主题教育相结合,对上马村、张庄村开展“后评估”工作,动态监控整顿成效;对墙北村,按照“五个一”合力帮扶机制加大整顿力度,以实干实效答好“五星”支部引领基层治理的“山阳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