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3年全市妇联工作回眸
焦作市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4周年暨“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大会现场。
本报记者 焦 娇 见习记者 林 晓 摄
受到表彰的省、市三八红旗手代表在认真聆听先进典型发言。
本报记者 焦 娇 见习记者 林 晓 摄
本报记者 焦 娇
组建1500多支巾帼宣传队,开展“巾帼心向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活动超2000场;培训妇女3978人,新增技能人才1476人,提前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全年组织数场招聘会,吸引全国8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3万余个,2万余人现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超5000人次;“智爱妈妈”巾帼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全国百篇亲子教育科普活动典型案例;荣获省巾帼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省2023年度“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个个闪光的荣誉和数据,是过去一年市妇联工作的有力见证。
“全市广大妇女与党同心同行,在经济发展主战场拼搏实干,在科技创新前沿勇攀高峰,在家庭和社区主动担当,在平安建设一线默默守护,‘半边天’作用全方位彰显,妇女发展全方位进步……”在3月6日我市召开的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4周年暨“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大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闫小杏对全市广大妇女和妇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披坚执锐,砥砺前行。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妇联的精心指导下,市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持续深化巾帼大学习、巾帼大宣讲、巾帼建新功、巾帼暖人心、巾帼当先锋“五大行动”,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牢牢把握职能定位,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跨越。
这一年,市妇联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夯实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推动“百千万巾帼大宣讲”下基层、进社区、到乡村,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村(社区)宣讲全覆盖,因地制宜开展87场“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宣传宣讲活动,受众近6000人;积极开展“焦作女性”微信公众号宣传推广活动,今年新增关注人数4412人,同时持续推动焦作日报《焦作女性》月刊、焦作电视台《焦作女性》专栏等传统媒体与焦作妇联网、“焦作女性”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融合发展,我市妇女工作典型做法被中国妇女报、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妇联网、省妇联“中原女性之声”微信公众号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宣传报道103次。
这一年,市妇联服务“国之大者”,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建功立业。率先在全省成立市“巧媳妇”联盟,组织“巧媳妇”联盟参加“妇联搭平台 助力‘她’发展”、焦作市首届盛夏招聘夜市、“妇”字号产品展销、“一赛一节”休闲健康食品专场展销等活动,组织巾帼科技志愿服务团深入乡村企业、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咨询、科技培训、创业讲座、业务指导等80余次;持续推出“巾帼贷”服务,摸排女性创办企业资金需求1.5亿元,积极对接市智慧金服平台提供融资服务;开展税务、金融系统政策宣讲,广泛走访帮扶女性创办的小微企业,扶持培育更多“巧媳妇”基地,带动更多妇女灵活就业创业。
这一年,市妇联聚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助力家家幸福安康。常态化推进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组织家长和孩子们走进市科技馆、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西大井1919红色教育基地、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等场所,开展“智爱妈妈”系列活动,被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美丽河南·美好家》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成立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立河南省首个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组织各类家庭教育报告会、讲座152场,家庭教育公益巡讲参与人次超2万人;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焦作记者站录制“开学第一课”,共吸引全市30.2万人次观看,3万余人次评论;在全市举办“廉洁从家出发”家风家教大讲堂暨家庭教育暖心公益行动25场,受益人群3000余人。
这一年,市妇联做实维权关爱服务工作,促进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积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两规划”,挂牌成立焦作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困难妇女群体司法救助工作,健全“妇联+巾帼网格”特色机制,线上开设“平安建设·她力量”专栏,线下组建普法宣讲团,建立28个基层妇女法治宣传教育示范点,培育6600余名“巾帼法律明白人”,打造的李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冬香好妈妈家事调解工作站、秦玉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基层调解特色品牌被全国、省妇联广泛推广;开展巾帼志愿活动2400余次,组织基层妇联干部、三八红旗手等1966名志愿者与696名困境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共帮扶妇女儿童1405人次,争取并发放救助金136.46万元,并为99名低收入“两癌”患病妇女发放救助金99万元,切实解决困难妇女急难愁盼。
这一年,市妇联深化妇联改革和建设,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全面加强政治学习,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推进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扎实推进“四组一队”规范化建设,着力推进组织有形化、工作日常化、服务常态化,共表彰省级“四组一队”4个、市级“四组一队”21个,建立“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媒体行业妇女组织”286个,有效延伸了党的妇女工作手臂;实施“妇联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深化“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妇联干部队伍。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市妇联将团结引领我市广大妇女,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主动融入“三十工程”,深入开展“巾帼心向党”“巾帼建新功”“巾帼暖人心”主题活动,为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