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14日

世界第一缘何而来

——龙佰集团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本观察

开栏的话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加快布局,推动新质生产力“破题成势”,积极抢占发展新赛道。

本报记者深入生产研发一线,深度发掘新质生产力在助推高质量发展、推动技术迭代与产业转型、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生动故事。自今日起,本报特别推出《在焦作看见新质生产力》专栏,以系列报道的形式为读者呈现具象化、可感知、可触达、可推广的新质生产力。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孙国利

本报通讯员 焦春丽

人勤春早,实干争先。

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各地发展的热词。新年发展谋划中,“新质生产力”高频次出现。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带来的新质生产力,正汇聚起创新的洪流。

新质生产力,从何而来?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争先,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发展竞速,由此开启新程。日前,记者走进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场感受企业发展过程中“明显的科学色彩”,以及攀升价值链和发展新增长引擎的雄心。

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和核心位置,龙佰集团聚焦产业转型,再造发展优势,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勇闯“华山一条路”,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换道领跑、优势再造的新路。

闪转腾挪间,龙佰集团妥善把握“长个头”与“强体魄”的辩证关系,赢得响亮喝彩。目前,龙佰集团主营产品钛白粉和海绵钛产能双居全球第一,打造钛白粉体材料、钛金属材料、锆材料、新能源材料、稀散元素材料(钒、钪、铪等)等五大新材料产品业务增长极。其中,钛白粉产能151万吨/年,规模全球第一,成为去年入选工信部的我省4家“单项冠军”企业之一,入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海绵钛产能8万吨/年,雄居全球首位,企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已然形成。

书写“钛”传奇,精耕“钛”产业、起航新“锆”度、实现新“锂”想。践行“五链”耦合,龙佰集团培育产业生态,书写产业链耦合“大文章”,做全球钛产业发展的倡领者。

龙佰集团深耕钛产业领域30余年,创新求变,行稳致远。龙佰集团董事长和奔流介绍,目前集团已形成“135”发展新格局,即“1体”:创新构建龙佰绿色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3链”:打造钛、锆、新能源3个优势产业链,探索产业耦合协同潜力,践行绿色发展宗旨;“5极”:“资本并购+项目创新”双轮驱动,打造钛白粉体材料、钛金属材料、锆材料、新能源材料、稀散元素材料(钒、钪、铪等)等五大新材料产品业务增长极,用新材料创造引领人类新生活,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做强主业 跑好主赛道

经济体系因“新”而进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还要以其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力,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

龙佰集团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遵循,慎重选择主营产品。确定钛及钛的衍生品这个行业和领域,必将以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精神做大做强、做优做精,直至成为行业一流。

1988年,龙佰集团的前身——焦作市化工总厂首次引进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硫酸法钛白粉技术,以年产1000吨的能力入局钛白粉行业,由此翻开企业长达30余年的钛白粉生产史。

斗转星移,世易时移。目前,龙佰集团旗下焦作基地钛白粉总产能65万吨/年,其中氯化法产能40万吨,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和发展潜力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子公司攀枝花基地拥有中国储量最大、开采水平最高的钒钛磁铁矿山;在钛产业领域形成从钒钛磁铁矿采选,到高品位钛原料精深加工,再到硫酸法钛白粉、氯化法钛白粉、海绵钛等产品生产加工的全产业链新格局。

创新为引领,跑好主赛道。走对路,稳住神,创新发展主产品和产业链,拿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供给,就不愁闯不出新天地。这是龙佰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精髓。唯有不断做大做强钛产业链,才能站稳脚跟、从容不迫、有力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以恒心办恒业,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时代的馈赠,才能保持基业长青、成就“百年老店”。

抢占先机 换道领跑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发展新材料产业,焦作有基础、有潜力,须乘势而上,绘制产业技术图谱,加速动能转化、加快转型发展。

近年来,新能源变革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磷酸铁锂技术的成熟,使钛白等化工企业天然获得了行业的“入场券”,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抓住机遇、主动转型,就是龙佰集团转换赛道、后发赶超的必然选择。

坚持“全产业、大循环”思路,龙佰集团创新探索钛锂产业耦合技术,把梦想变成现实。未来已来,龙佰集团迅速开启以设备大型化、资源循环化、过程耦合化、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为特征的产业化进程,站上新能源材料新赛道,跑出龙佰“加速度”。

从2021年开始,龙佰集团以焦作基地为起点,投资超100亿元,规划用地3000亩,联动建设磷酸铁、磷酸铁锂、电池负极材料等锂电新能源项目,并高效建成投产,实现稳健运营,快速跻身全国行业前列。

随后,新能源材料项目在龙佰集团旗下的湖北襄阳、甘肃金昌等基地迅速复制推广,把龙佰“全产业、低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依据集团“三步走”战略,到2030年,集团以磷酸铁锂、石墨负极为产品的新能源材料产业规模将持续拓展,成为龙佰集团的第二支柱产业。

锚定创新“关键变量”

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引擎

龙佰集团,创新潮涌。

“专利墙上展示了40项代表性专利,有些专利的分量还蛮重的!”龙佰集团上海技术研发中心的一面专利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钛白粉、海绵钛产能双双位居世界第一,迅速成长为全球钛产业龙头企业,龙佰集团的底气就隐藏在一项项专利中。夕阳西下,阳光洒进龙佰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楼大厅,邓小平铜像前的一行大字熠熠生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专利给力,企业跃级。前不久,龙佰集团喜获河南省钛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和河南省钛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两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标志着企业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再上新台阶。

创新这个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已成为龙佰集团的自觉行动,内化为文化基因。充分利用省级院士工作站平台,龙佰集团发挥院士引领创新、聚才集智等作用,与中南大学邱冠周院士、郑州大学何季麟院士等行业翘楚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

换道是变化,引领在坚持。变与不变之间,蕴含哲理。龙佰集团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超30亿元,基本实现了研发机构全覆盖。集团拥有国家级平台6个、省级平台27个、市级平台4个,包括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钛白粉清洁生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钛资源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CNAS认可实验室、河南省钛锆粉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钛材料绿色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等。旗下控股高新技术企业20家,与郑州大学共建“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

依托精准高效的研发体系,锚定产业制高点,龙佰集团成功实现了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即大型沸腾氯化技术突破国外垄断、攀西钛矿升级转化氯化原料技术实现突破、航空用转子级海绵钛制备技术突破国外封锁。龙佰集团还攻克了硫铁钛联产法、硫酸法氯化法工艺耦合技术、“钛、锂产业耦合”技术三大首创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方向。这些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的强势突破,进一步巩固了龙佰集团参与全球产业竞合的优势地位,推动龙佰产业迈向中高端,收获发展新动能。

龙佰集团研发副总裁陈建立介绍,围绕拳头产品钛白粉,集团已经建成了专利“护城河”,在三大突破卡脖子技术和三大首创技术中,有5项和钛白粉有关。

依托大型沸腾氯化技术专利和硫氯耦合绿色制造技术专利,龙佰集团的系列钛白粉在国际市场占有率约17%,可用于造纸、塑料、服装等高端领域。

依托攀枝花西钛矿升级氯化原料技术,国内低品位含钛原料得到充分利用,对国外原料的依赖度减少了90%,保障了我国钛原料的自主安全供应。

硫铁钛联产生产技术、钛锂产业耦合关键技术,则让龙佰集团两大主导产业钛产业和新能源材料产业实现互融互通,基本实现对原料的“吃干榨净”,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锚定“两个确保”、坚持“四个聚焦”、推进“三十工程”的现代化建设征程中,龙佰集团聚焦新材料产业,激活创新力,再造新优势,在助推焦作打造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构建河南省万亿级新材料产业新高地事业中争当主力军、先行军,以龙佰“加速度”,为焦作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贡献龙佰人的激情和创造。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走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走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龙佰人无惧风浪、勇立潮头,必将逐梦前行、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