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15日
社会治理是个大课题,涉及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各地都在思考、探索、实践,今天,让我们来看一看武陟县小董乡乔庄村的做法——
让村民幸福生活可观可感可及
本报记者 董柏生
龙年新春喜事多。
这不,春节前家家户户刚领了一波福利的武陟县小董乡乔庄村村民,年后又迎来了村里2024“碰撞理想闯龙年”新春年会。
2月25日晚,新春年会在村党群服务中心隆重举办。年会上,村“两委”通过播放专题片《乔庄村发展巡礼》《砥砺前行看乔庄》,向大家汇报了去年的一些工作,让大家感受到了乔庄村在自建房管理、殡葬改革、土地流转、集体增收、人居环境管理等乡村治理方面的成效变化,也感受到了乔庄村的朝气蓬勃与无限活力。
更令大家感动的是,年会不仅表彰了为改变教育面貌辛勤付出的老师、“自扫门前雪”的环卫示范户,还表彰了四名保洁员及“傻子楷模”“模范组长”“真正的好媳妇”。尤其是当干部群众共同唱响反映乔庄人团结一心、昂扬进取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原创歌曲《美丽乔庄舞起来》《追梦乔庄人》《乔庄,你好》时,现场许多村民激动得热泪盈眶。年过七旬、不讲索取、只讲奉献的“傻子楷模”侯孝意深受感染:“俺村正能量满满,各方面的管理、发展都没的说,说插根钢筋就能发芽,真不是吹的。”
春暖花开时节,记者再次走进这个既被称为武陟的“西伯利亚”,也被誉为“插根钢筋就能发芽”的偏僻小村,感知它的发展活力和治理秘籍。
乔庄村位于武陟县最西端,千把口人,唯一去县城的出村路要穿过三个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打铁先要自身硬”“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村里担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多年的张连喜心里非常明白,只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住特色,才有出路。
在乔庄村,“出勤、出力、出效”是村组干部的工作理念,“肯于吃亏、乐于奉献”是村组干部的人生信条。村里有一系列对村组干部的约束规定,但同时,也有着让其他村村组干部羡慕的激励机制和福利待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了村组干部的自觉行动。
近年来,乔庄村探索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成本低、见效快、风险小、效益明显的养兔业,一度成为豫北地区有名的养兔专业村。2023年,村里集中流转了全村一半的土地种植草坪,村委会全程为经营户提供良好的跟踪服务和安全保障,不少村民在草坪生产和经营中得到了实惠,全村打工收入达到80万元。
土地来源是基础,增加收入要开阔思路。2023年,村里在原有安装774千瓦光伏发电设备的基础上,与某光伏公司对接,又在11户民房房顶上安装了294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目前全村房顶光伏总功率达1068千瓦,仅此一项,全村每年可收入75万元以上。
乔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还通过入股的形式,筹资60余万元建设了“兔乖乖亲子园”,开业之后免费为全村14岁以下儿童以及在乔庄小学和乔庄新起点幼儿园上学的孩子们办理了会员卡,在关爱幼儿、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努力开拓新的集体经济创收渠道。
殡葬改革、宅基地管理、人居环境治理在农村是个大难题,但乔庄村却不信这个“邪”。“公平、公正、公道、公开是我们制胜的法宝。”张连喜说。
自2009年始,村里开始殡葬改革,改分散的木棺安葬为骨灰盒安葬,一次性投资建设村集体公墓,免费向本村逝者开放,加上每座坟墓仅占地3平方米,较之前的每座坟墓占地32.6平方米节约将近30平方米,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土地,而且有效避免了逝者火化后再进行土葬造成的金钱、土地双重浪费。
2009年以来,村里严格落实村庄规划方案和农户建房规定,大街小巷一个标准,建房地基和二层高度等均有明确规定,干部与建房户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监管,2023年改建房屋11座,全部达标。
在乔庄村,农户“各扫门前雪”不是思想落后,这是村里的硬性规定。村里实行严格的党群积分管理制度,出台打扫房前屋后、常态化保持干净整洁的措施,将参加村级组织的义务劳动、转发朋友圈宣传上级的各项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卫生费水费收缴等内容细化指标、量化积分,并将积分多少与集体发放年终奖励、春节福利挂钩,激发农户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破解了“干部看,群众看,农村卫生整治容易保持难”的人居环境整治难题。
在这里,村民幸福生活可观可感可及,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多次到乔庄村采风的全国职工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许志刚坦言:来到乔庄村就不想走,好想成为这里的一员!
该村“两委”牢固树立“办好家门口教育”理念,每年为学校教职人员和在校学生免费发放四季工装和校服,为在本村上学的小学生每年发放500元助学金,逢年过节为小学、幼儿园教职员工发放福利,为全乡统考排名前三的老师每月发放200元至500元的奖励金。村里“舍得”,换来了教职员工的倾情投入,得到了丰厚的回报。2023年,在小董乡两次个别年级统考排名中,乔庄小学教师先后取得了三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两个第三名的好成绩。教育环境的改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赢得了村民的信任。目前,乔庄小学学生已由2021年年初的10多名增加到80多名。
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乔庄村又为全村123名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40元至80元不等的助老金,并为超过70岁且任职10年以上的离任村组干部,每月分别另加40元和20元的退休补助。今年春节,年已89岁的乔振有和88岁的老伴谢世香不断向前来看望的亲戚晒幸福:老两口每人每月领着国家给的130元养老金和50元高龄补贴,再加上村里给的每月60元的助老金,还有啥不知足的?
村委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拿出近5万元鼓励动员村民安装使用天然气,截至2023年10月份,全村有一半农户家中安装了天然气。天然气的开通方便了村民,在降低生活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现在的乔庄村,步履稳健,风调雨顺,幸福宜居,每天都在进步,是小董乡乃至武陟县为数不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破50万元的明星村。
“今年,我们确定了集体经济在去年基础上增加10%到15%的目标,还有完善党群积分机制、探索‘亲子园’运营和乡村治理模式等事项。”张连喜说,“敢于碰撞,善于碰撞,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不惧坎坷是乔庄村村组干部多年来形成的特质,有坚强的堡垒和一支凝聚力强、执行力强、战斗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保障,不怕钢筋不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