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18日
习练陈式太极拳之五个阶段
□韩世臣
陈式太极拳习练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练法也都不尽相同。我总结自己30多年的习拳经验,与大家分享习练陈式太极拳五个阶段的心得与感悟。
一是去僵求柔阶段。初学太极拳时,要静下心,放松身体,一招一式地学习,练拳时思想集中到动作要领和顺序就行,不要想气血运行,等一路拳学完,放松慢练二三年,自己会感觉身体像没骨头了一样全身没力,这表明你身上原有的蛮力、僵力去掉了,可以进入太极拳的下一阶段习练。
二是劲力回填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将头上的百会穴虚虚上领,后背微微后撑把胸含空,命门穴微微后突,屁股要向前微卷,十个手指要微微挑起来,手腕要稍微立起来。将两腋下虚空约一鸡蛋大小的位置,两手之间的距离基本保持在0.33米左右,两手与身体之间的距离远不过0.33米,近不少于0.23米,运动时两手就好像用一根绳子系着一样,手指领劲,腰胯相随,一动全动,运动时有点像木偶一样。
三是功力与缠丝劲习练阶段。通过松柔与劲力的回填阶段习练,自己的拳架基本上成型,但这时候内力还不足,身上的缠丝劲还不够,太极拳所谓的圈还没划圆,这个时候,需要加大训练强度,在套路的基础上增加单式习练和功力习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功力训练,自己所负重量觉得轻了,再适当加重,松柔圆活得再习练一段时间,当感觉拳又松活圆整了,就再进入下一阶段的习练,再松再柔。
四是再松再柔阶段。通过前期的低架习练,自己觉得下盘稳了,脚、腿、膝能放平摆正抓地,这时需抬高拳架,腿微屈,基本上是站着练拳,蹲下时觉得很稳,当站高练拳时刚开始会不适应,觉得气沉不下,但通过高架习练一段时间后,会觉得自己的拳更松更圆活,把第二阶段由于负重可能会引起的僵劲再一次去掉。
五是搭手试力阶段。师父讲推手是同门师兄弟之间的双人练法,是检验拳架是否正确、劲力是否到位的方法,是两人互相习练攻防的一种方法。这个阶段需要与同门师兄们经常在一起互相推手摸劲,校正拳架,体会双方的劲力方向与力度。
(作者单位:焦作工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