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18日

太极拳教练如何高效沟通

□段春富

太极拳教练如何高效沟通才能让学员少走弯路?本人结合自己30多年的授拳经验,总结了部分心得体会。

一是吃透学员现状与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计划。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员,理解力、领悟力不同,作为教练员,一定要通过细心“诊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比如,有的学员很年轻,身体素质好,想提高太极拳功力和技法,那就要“吃小灶”,针对性设计训练强度和难度,多讲技法与用法的要领,必要时候多陪练多“喂手”;有的学员年龄偏大或身体较差,以强身健体为主要诉求的,就需要先降低难度、强度,降低门槛、台阶,从提升基础体能等“筑基”开始,循序渐进。

二是教学过程中,要“技理结合”,不可偏废。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在《太极拳要论》中明确指出:“技理相合、太极真谛”。因此,作为教练员,在教拳、传拳实践中,也应做到技术讲解示范和太极拳文化原理讲解双到位。既不能脱离具体动作空泛讲理,也不能抛开拳理只讲招式。另外,各流派太极拳招式、手法、肢体表达、练法、风格等虽有所不同,但太极拳理是一贯和相同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太极拳教练,不能攀高踩低、诋毁或歪曲其他流派,要有格局、有胸襟,引导学员博采众长,树立大太极、大武术的大局观,不能把学员引入歧途。

三是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边界,做到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太极拳作为人类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首先要尊重文化传承、保护文化传承,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特色、学员特点、应用场景,做出符合拳理原则和生理特点的调整与变通,以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健康效能和传播力。既不能食古不化太拘泥,更不能胡编乱造乱规矩。

此外,太极拳讲求“入门引路须口授”。作为教练员,除了要能够做好示范“身教”,还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力,力争讲明白、讲准确、讲透彻。

(作者为和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