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3月20日
成全孩子的好奇心
□黄 俊
爷爷给5岁的丁丁买了一个变形金刚当生日礼物,丁丁特别喜欢,无论去哪里都要随身带着。变形金刚灵活多变,丁丁喜欢把它拆解成一块一块,再拼成其他形状。有一天,丁丁独自一人在家,拆完变形金刚拼了几次之后觉得没意思,就开始捣鼓家里的其他物件。妈妈一回到家,看到满地狼藉都惊呆了,丁丁把闹钟、游戏机、手表等能拆的东西都给“分了家”,要么是七零八碎,要么是重新“组装”了一个新物件。妈妈一怒之下动手打了丁丁,并严肃地对丁丁说:“你什么都要拆,怎么这么调皮,以后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是促进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因为好奇,孩子需要不断地思考,在思考中想象,在想象中发展思维。案例中的丁丁,将变形金刚、闹钟、手表等物品进行拆卸,这些看似幼稚的“破坏”行为,其实是孩子好奇心的体现,也是孩子学习、探究事物的方式。孩子通过拆装各种物品,了解事物内部结构,增加感性认识。爱搞破坏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3~6岁的男孩子,这样的行为表现往往更加明显,比如在家里乱涂乱画,把玩具拆得七零八落。本案例中,面对丁丁的探索性行为,妈妈的态度会对孩子好奇心的激发和保护带来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宝贵的求知欲。因此,家长要明白,孩子搞破坏只是表象,孩子的好奇心往往与探究和尝试融为一体。不断尝试的过程,就是孩子不断学习的过程。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到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好奇心是一种驱动力,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主动的性格特点。孩子对某件事或活动持之以恒地去探究,逐渐发展为爱好并形成某些方面的能力,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要对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给予适时的鼓励与呵护,科学引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鼓励孩子积极思考
生活中,孩子特别好奇好问,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天马行空的问题,尤其是幼儿期,是孩子问“为什么”最多的年龄阶段。“我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青蛙冬眠一睡就是一冬天”“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等看似稀奇古怪的问题,恰恰体现了孩子对事物的好奇与求知欲。家长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重视孩子提出的问题。当孩子通过提问探索世界的奥妙时,无论孩子的提问在家长看来是多么幼稚可笑,家长都应抱着积极接纳的态度,认真倾听,不要对孩子的提问抱无所谓态度或流露出厌烦的情绪,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应积极地回应,对孩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行为品质进行鼓励和欣赏,让孩子更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促进孩子好奇心的发展。因此,家长可以多对孩子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你能发现这一点,很不错哦。”同时,要耐心地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或者和孩子一起去翻阅资料。有的问题哪怕家长已经知道答案,也不必急着先告诉孩子,而应启发孩子先思考,可以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继续追问,进一步引导孩子思考。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自己探索出来答案后,会很开心,从而收获自信心和成就感。孩子好奇心的培养,其实就在各种生活场景中,通过问题,引导孩子去看、听、闻、思考,既收获了知识,也建立起了良好的思维方式。
二、允许孩子自由探索
家长需要辨别、善待孩子的好奇行为,理解孩子,允许其自由探索,满足其好奇探索的心理。幼儿探索的过程有可能会伴随着一些破坏行为。但孩子的某些破坏性行为可能受其好奇心的驱使,是儿童活力的一种象征,其实质是孩子的探究行为,他们只有通过看、听、闻,甚至摔打等多维的探索,才能获得心智的成长。因此,对于孩子因为好奇心驱使而出现的破坏行为,家长要有宽容的心态,不要严厉批评和责罚,而要保护孩子可贵的探索精神。对那些貌似具有“破坏性”的探索行为,应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以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适宜的条件支持孩子的探索。家长应该提前为孩子准备一些可以拆卸的玩具、操作性强的玩具,比如拼插类的玩具,可以拆卸的赛车、变形金刚及废旧的手电筒、闹钟、手机等,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探索欲,也不至于到处搞破坏。同时,应该注意把危险的物品收起来,以免在孩子自由探索时受到伤害;把易损坏的物品(陶瓷、玻璃制品等)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必要时将之锁起来。当孩子想动手创造时,教给他们正确的使用方法,满足孩子想要自己操作的好奇心,也给了孩子锻炼的机会,有助于他们更好积累生活经验。作为父母,要善于观察、欣赏孩子的特点,用智慧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要过度保护孩子,也不要嫌孩子给自己惹麻烦,而要鼓励孩子去大胆尝试、充分感受、自由探索。
三、引导孩子用多样的方式探索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并不是听之任之、放手不管,而是尽可能地参与到孩子的探索活动中,尝试用更多方法引导孩子去探索。查阅资料是孩子学习和探索知识的重要方式,家长要教给孩子学会查阅资料的方法,如通过《幼儿百科知识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图书查阅相关资料、上网搜索信息、咨询相关专业人员等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学习使用工具,用录像机记录、用放大镜观察、用计时器计时、用尺子测量等;和孩子一起做实验,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运用观察、对比、猜想、记录等,如做鸡蛋浮起来了、瓶子吹气球、火山爆发等小实验,将孩子的好奇心变成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的知识延伸,收获更多的乐趣,孩子也能从中锻炼能力。大自然是最丰富的教材,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户外观察花鸟虫鱼的变化,如观察小蝌蚪是如何变成活蹦乱跳的青蛙的,蚕宝宝一生成长的变化,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让孩子通过各种感官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增强孩子对大自然的认知。
幼儿期是好奇心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期。家长应理解孩子这一时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支持孩子的探究,鼓励孩子去认识新事物,给孩子创设一定的探索环境,以帮助孩子达到探索事物、认识事物的目的。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够成全孩子的好奇心,使好奇心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作者系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河南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本文系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度高层次科研项目培育基金资助项目[GJ-2023-0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