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4月11日

全新亮相 澎湃“一池活水”

——看沁阳市如何迎战五一黄金周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原钰恒

今年春节假期,沁阳市累计接待游客44.96万人次,分别比2023年、2019年增长129.7%、119.3%;旅游收入2768.5万元,分别比2023年、2019年增长166.5%、803.4%。今年清明节假期,该市接待游客11.69万人次,旅游收入1009.7万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265.3%,旅游收入增长1164%……从“年味经济”的热辣滚烫,到“春日经济”的活力十足,记者曾以《文旅文创的春天——看“体验怀川·自在沁阳”如何激活“一池春水”》为题,对该市文旅市场的持续高涨进行了报道。

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黄金周,“体验怀川·自在沁阳”如何接棒“年味经济”“春日经济”,再次释放人们假期的旅游需求,映照全年文旅工作“满堂彩”?

4月10日,沁阳市召开迎五一黄金周文旅工作动员大会。这是该市1月18日高规格召开文旅文创发展大会后,又一次吹响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围绕沁阳市‘五一黄金周全新亮相,以最美姿态和全新形象迎接八方游客’这一目标,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全力以赴打好五一黄金周文旅工作主动仗,乘势而上推动文旅工作迈上新台阶、再上新高度、打开新局面。”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沁阳市委书记王家鹏说。

亮相一:基础设施新突破

记者近日在神农山景区采访时看到,宽阔平整的紫金大道喜迎八方宾朋。这条大道全长8.9公里,柏油路面,配上红黄蓝三色道路标线,如彩虹般通向景区。这是该市重点加快神农山景区在建项目的工作缩影。

该市加快建设云阳路、神农大道、仙神路及其辅道等神农山景区外部道路,一索道路、二索道路、步道等神农山景区内部道路,确保五一前投入使用。同时,该市将景区建设融入人性化设计,全方位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健全升级游客中心、旅游标牌、栈道厕所等公共设施;提前着手谋划二仙庙黄庭广场改造、静应湖滨水栈道新建、云阳寨平移等重点项目,力争早日开工建设,确保建成投用。

亮相二:旅游项目新特色

神农山景区系列活动。该市精心打造戏曲文化周、静应湖畔露营音乐节、“最美神农山·龙脊长城”宣传推介大赛等。目前,该景区正在组织演练,优化配置资源,全面提升承载力。

李商隐纪念馆开馆系列活动。该市把李商隐纪念馆开馆作为五一旅游系列活动的重要节点,组织好纪念馆落成典礼、学术座谈交流、书法美术联展、经典诗文朗诵等系列活动,打造沁阳新的文化IP。同时,开展朱载堉纪念馆五一期间一系列研究研学等活动。

万都大酒店开业系列活动。高标准策划组织酒店开业一系列活动,把万都大酒店打造成沁阳旅游的新名片。

和生森林动物乐园系列活动。该市发挥园区作用,组织各类活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持续提升旅游体验。

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市场主体和个人策划举办商品展销会、民俗节、美食节、市民文化快闪等特色节庆活动,开展文旅消费季活动。

亮相三:旅游产品新亮点

布局山水观光游。该市发挥神农山、黄花岭、丹河峡谷、云阳河谷、仙神河谷等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资源,串珠成链、连片成面,打造展现沁阳山水之秀、生态之美的精品旅游路线。

突出文化体验游。该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弘扬神农文化、怀府文化等传统精粹,深挖朱载堉、李商隐等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开展好文博场馆、非遗资源活态化展示、实景主题表演、周末综艺小剧场文化展演等活动,千方百计讲好沁阳历史文化故事。

发展乡村特色游。该市大力培育果蔬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农文旅融合活动;利用好里沟、四渡等传统村落,开发好古村、古宅、古树、古井、古道等优质资源,灵活植入研学、乡野休闲等新业态,打造更多乡村文旅新场景。

创新分众化旅游。该市进一步培育新型消费,构建“风景下山、游客进城”“人气在景区、消费在城市”的文旅经济发展模式,将城区打造成文化旅游消费增长极与核心区。

亮相四:旅游服务新标准

升级景区服务。该市开展景区提质升级专项行动,优化景区内部和周边环境、服务设施、管理模式,以一流服务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体验。

推出独特美食。该市深入发掘沁阳地方特色美食,推广怀府闹汤驴肉、驴肉丸等“沁阳十味”传统美食,引导餐饮企业集群集聚,打造一批旅游美食地标、特色店,形成文化浓郁、多业态融合的特色商业街和美食集聚区。

打造精品住宿。该市构建“以星级饭店为龙头,商务酒店为基础,精品民宿为补充”的旅游住宿接待服务体系。

畅通交通出行。该市科学设计城区与景区、景区与乡村旅游风景路线,探索开通汽车站发往各热点景区的“潮汐式”公交专线,提升文旅景区交通的通达性、便捷性。

规范市场秩序。该市加大市场秩序整顿力度,全面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做到“人人都是沁阳宣传员、人人都是沁阳服务员”。

亮相五:旅游宣传新特点

树立全民宣传观念。该市发动沁阳市民、外来游客宣传沁阳。

激发全民宣传热情。该市设立全民旅游宣传奖,由专门机构根据传播面、影响力,评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

创新全民宣传方式。该市积极与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开展合作,宣传推介沁阳市旅游资源;积极与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开展合作,发挥旅游大咖、网络大V、流量网红资源,适时推出系列旅游专栏、专题节目,进行线上线下连通立体式、多视角、全方位互动直播营销,千方百计提升沁阳文旅景点的关注度、曝光率。

加快全市标志性文旅景观宣传符号建设进度。该市在皮庄高速路口、柏香高速路口等七个点位,按照规划设计方案,确保4月25日前全面完成相关工作。同时,改造提升沁工路、紫黄路(S238)等道路景观和沿线旅游引导标识系统,方便游客自驾来沁旅游。

亮相六:全域环境新提升

推进全域环境整治。该市在农村扎实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推动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在景区,加大环境卫生保洁清扫力度,以优美环境迎接各方宾客。同时,积极开展主要旅游线路沿线风貌集中整治,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该市大力倡导“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事事关系旅游环境、处处要为旅游服务”的观念,坚持全社会参与,充分调动各行各业关心旅游、服务旅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全社会倡导形成热情好客、诚信待客、主动揽客的好风尚。持续深化“大美沁阳 志愿有我”活动,通过政府引导、先进示范、志愿服务等多角度带动,引导各行各业自发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彰显沁阳城市温度,让广大游客在旅游中领略自然之美、感受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享受生活之美。

春山和风醉,无边光景新。“体验怀川·自在沁阳”,五一黄金周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期待热力飙升的假日经济结出更多幸福硕果,澎湃文旅高质量发展“一池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