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4月15日

带头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

□郭 剑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显然,党政机关有义务、有责任走在勤俭节约的前列,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既带动全社会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又彰显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过紧日子,要紧在思想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物质条件会越来越好。但党员干部时刻不能忘记,我国依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风险挑战不少,要办的大事难事还有很多,决不能大手大脚。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将有限的资金用好,体现的是执政者的智慧,更是担当。各级党政机关应以节约型机关创建为抓手,将思想统一起来,算大账、算细账,甘于过紧日子,切实增强节约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比里子不比面子,比实效不比口号,比作风不比作派,比奉献不比享乐,共同把“钱袋子”捂紧捂好,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过紧日子,要落在行动上。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万不可停留在口号上,容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党员干部要争当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人人有责、全员参与、长期坚持,切忌“你干,我不干”“今天干,明天不干”“这次不干,下次再干”等情况。事实上,国内各地党政机关已经迅速行动起来,细致入微地落实节约理念,想方设法“省吃俭用”。例如,福建省长汀县教育局提出坚决杜绝用办公用纸为自己孩子打印试卷、作业本等“公物私用”行为;安徽省六安市机关事务管理处将办公区走廊灯全部更换为声控、光控等节能灯,做到人走灯关……坚持勤俭节约办事业,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其结果必然是把更多资金、资源等用在支持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让有限财力物力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民生效益。

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勤俭节约的传家宝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的精气神永远不能松。毫无疑问,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之时,也就是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分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