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5月27日

“村规民约”改变陈规陋习

本报记者 段美如

本报通讯员 赵梦梦

“有红白事,就找老徐,不仅有人上门帮忙,不铺张浪费,还能把事情办得顶呱呱。”5月20日,谈到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孟州市会昌街道许村村民都为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点赞。

村民口中的老徐,就是许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徐顶柱。从会昌街道退休回许村后,徐顶柱对铺张浪费陋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改变这种现状,他牵头成立“红白理事会”,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重新制定“村规民约”。

在办白事方面,许村统一购置炊(餐)具、音响、白大褂、黑袖箍等,供办事群众免费使用。同时规定,办白事禁止绑纸扎、唱大戏、雇人哭灵和摆酒宴,酬客只需要按照规定,备上一盘瓜子和几十支散烟即可,引导村民思想从“掏钱办事”向“免费互助”转变,保留了乡情民情,传承了“出入有礼、守望相助”的淳朴民风。

对于白事,徐顶柱还摸索出一个深受村民好评的做法,那就是为去世的人召开追思会。追思会上,他根据逝者生前品行撰写悼词,当着父老乡亲的面念出来,既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涵养了向善、向好的民风。

在办红事方面,为了遏制“婚闹”陋习,徐顶柱在“村规民约”中明确提出:禁止拦路、锁车、堵门;拉嫁妆之日,不得向男方索要彩礼;男方迎亲之日,由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出面协调,一条烟、两包糖统一分发给街坊邻居,11时前必须让迎亲队伍离村。

新的“村规民约”出台之初,面对个别村民的不配合,每逢有村民办喜事时,许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全体出动,进行现场监督和引导。随着“红白理事会”成员不断努力,现在村民已养成遵守“村规民约”的习惯,移风易俗蔚成风气。

徐顶柱在许村推广的这套红白事办事流程和规定,吸引周边不少村的干部群众前来学习。他说,“我希望把俺村婚丧嫁娶的新规定广泛推广,最大程度减轻群众负担,倡树文明和谐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