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6月26日

沁阳市纪委监委

定制“套餐”敲警钟 靶向施治强“免疫”

本报讯(记者李新和 通讯员周欢欢、赵珊珊)今年年初以来,沁阳市纪委监委把警示教育作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分类施教、丰富载体,在精准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免疫力”。

该市纪委监委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把准脉、开良方,按“岗”、分“人”打造“警示教育套餐”,做到靶向施治。针对“关键少数”特别是单位部门“一把手”,突出运用典型案例剖析、忏悔录、警示教育片等,适时开展“廉政谈话面对面”,督促开展“书记讲纪法”活动,在遵规守纪上走在前、作表率,切实增强抵腐定力;对“新入职、新入党、新提任”的三新年轻党员干部,通过谈心谈话、任职考学、廉洁承诺等必答科目,引导年轻干部坚定信念、行稳致远;针对养老社保、教育医疗、粮食购销等重点民生领域,该市纪委监委细致筛选违反六大纪律典型案例,特别突出“小官大贪”“吃拿卡要”的中层干部,下发典型案例通报,编印警示录,组织参观监狱服刑场景、廉政教育基地等,以案示警、以案明纪,引导关键岗位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认真对照检视、剖析反思;对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该市纪委监委组织乡镇纪委书记、审理室工作人员、行业专家等组成宣讲团,进村入巷,围绕村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易发多发问题展开专题授课,现场播放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警示教育片,让警示教育“接地气”、入民心。

此外,为提高警示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该市纪委监委不断丰富形式载体,致力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本地廉洁文化、红色文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打造宋学义故居、曹谨纪念馆、怀川清风馆等11处廉政教育基地,并运用数字科学技术将其搬上“云端”,打造警示教育“云上展厅”,提供“沉浸式”教育体验;将警示教育课堂搬进庭审现场,用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增强代入感和针对性,让党员干部“零距离”接受心灵洗礼;将处分决定宣布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在处分决定现场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既剖析人又剖析事,将互动问答、纪法讨论融入其中,让党员干部由被动倾听变为主动参与,将惩处“一张纸”变为教育“一堂课”;深化“廉洁从家出发”活动,通过组织领导干部家属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书写廉洁亲清寄语、发放廉政教育读本等系列“廉洁套餐”,引导领导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构筑家庭助廉防线;用好融媒体平台、公众号等阵地,开辟纪律教育专栏,持续发布《以案说纪》系列短视频、纪法解读等,让警示教育资源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