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6月26日

刘玲调解工作室:

党建赋能奏响诉前调解“协奏曲”

修武县法院刘玲调解工作室在调解案件。 本报记者 郭嘉莉 摄

本报记者 郭嘉莉

在修武县法院,有一个以聘用制干警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刘玲调解工作室。刘玲调解工作室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党建为引领,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打造“党建+诉前调解”体系,不少群众有问题、讨说法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刘玲调解工作室。

刘玲调解工作室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诉前调解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将法官的专业性和党员的先锋性有机结合,组建了一支以党员为骨干力量的“党员先锋诉前调解团队”,由1名业务能力强、调解经验丰富的党员法官指导调解员进行诉前专业调解,将2名调解业务骨干纳入工作室,“党员法官+业务骨干”的“二合一”诉前调解力量有力有效提升了调解成功率。

在原告焦某等82人诉被告邱某、王某服务合同纠纷案中,“党员法官+业务骨干”的调解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原告等人在某儿童摄影店交了会员费,当时被告邱某是店长,后邱某将店铺转让王某,由于王某经营不善,该店铺倒闭,原告等人要求退还会员费,诉至法院。该批案件虽案情简单,法律关系明晰,但人数较多又涉及民生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容易将矛盾升级。为尽快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党员法官和调解员耐心细致地开展调解工作,考虑到两名被告的实际履行能力,党员法官和调解员采用纠纷梯次化解的调解方式,分批分次达成调解协议,并根据时间节点督促履行,确保80余人权利得到了保护。

刘玲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党建融合作用,完善非诉讼解决机制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接待的大调解体系,推进机关党建与审判工作的互融互促,将一大批案件化解在诉前,最大限度缓解审判压力。截至目前,该院通过联动联调已成功调解案件30件,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作用,彰显了“党建+诉前调解”促和谐、提效率的优势,畅通了司法便民的“最后一米”。

修武县法院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到诉前调解工作实践中,在刘玲调解工作室设置党员示范岗,激励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当先锋、树榜样,通过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干警提升工作质效。自2023年7月,刘玲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共调处各类民商事案件1080件,调解成功706件,当场兑现387件,当场兑现金额972.13万元。

同时,刘玲调解工作室以党建创新推动调解工作提质增效,结合主责主业,进一步激发党建活力,把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同普法、学法、用法等工作有机融合,积极与群众沟通交流,及时解答疑问,提供法律帮助。通过开展法律宣传、开放免费法律咨询等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全力解决好企业、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抓前端、治未病。今后,刘玲调解工作室将持续树立新思想、采取新举措,健全完善诉前调解机制,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继续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深耕细作,让更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