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05日

赶鸭子上架

——日星鸭业采访记

本报记者 孙国利

赶鸭子上架,亦即强人所难。用来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凡是养过鸭子的人都知道,鸭子是不会像鸡一样上架的。养鸭子时要赶它上架是强它所难,说明这个养鸭人不懂得鸭子的生活规律。但一分为二看,人的潜能一旦尽量发挥,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不,去年年初落户武陟县三阳乡的河南日星鸭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亿元的蛋鸭生态养殖项目占地300亩,年存栏50万只。目前,日星鸭业投资20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产。走进日星鸭业蛋鸭生态养殖基地,只见一笼笼鸭子体肥膘壮,一筐筐鸭蛋色白个大、新鲜均匀,正准备销往广东、上海等地。记者采访时发现,这一项目蛋鸭上架进笼,全机械化操作,电柜控温。明年年底二期工程结束后,日星鸭业50栋鸭舍全中央集蛋,年产值有望达到2亿元,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蛋鸭生态养殖基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日星鸭业的沼气池,实现了鸭粪便自流入池,产出的沼气用于农户做饭、照明、洗浴,沼液、沼渣用于果树施肥,初步形成了“饲料—鸭业生产—鸭粪—沼气(沼液、沼渣)—果”的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了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形成了良好的生态产业链。

蛋鸭养殖是一项风险小、投资少、效益好、无污染的农业产业项目,谁都想干。南鸭北养、水禽旱养,难度不小。日星鸭业董事长邓栓林为何能抢抓产业变迁机遇,打造全国蛋鸭生态养殖、绿色加工全链条产业基地。身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的邓栓林,敢想敢干,善做善成。邓栓林本科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先后在青海畜牧科学研究院从事畜牧科学研究,后下海经商,任东顺集团技术总监。之后,邓栓林创办了德宝集团,担任董事长。后来,邓栓林创办蛋鸭生态养殖公司,并将规模做到存栏11万只,业内名列前茅。“传统养鸭方式,工人频繁进出鸭场,会影响蛋鸭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量,同时不利于疾病防控,现在我们通过自动化、规模化的蛋鸭养殖,每天都是通过环控系统来监测鸭群的生活环境,确保鸭群的健康状态、蛋鸭的生产性能、鸭蛋的数量和质量,基本解决了传统养殖问题。”邓栓林说。

在日星鸭业,偌大的养殖场内看不见几名工人,在其中一栋鸭舍,4条庞大的复合生产线分列其中,每条生产线上下4层,蛋鸭就住在这样的“楼上楼下”,每一层都安装有自动供水、添料设备,喂食、温控、清洁等日常工作无须人工操作,皆一键完成,蛋鸭产出的蛋自动排列在蛋槽中。清理出来的鸭粪被送到附近蔬菜大棚里作肥料,形成循环生态农业,解决了养殖场周边环境污染问题。

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经营。日星鸭业为何落户武陟?满腹经纶的邓栓林面对记者的采访侃侃而谈。他说,放眼全国,目前的蛋鸭养殖主要以散养为主。这种饲养方法弊病有三:占地多污染重,饲养方式落后,大量使用抗生素。凡此种种,发展不持续。基于规模养殖、集约养殖的目的,邓栓林投资数百万元,历时数年,潜心研究了蛋鸭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养殖的品种、笼子、动物个体素养、动物营养、饲料配比、环境控制、废物处理等诸多方面。尤其是针对蛋鸭养殖的关键环节蛋黄,邓栓林突破常规,进行创新性研究,可自主调控蛋黄比例。此举,全国绝无仅有。

技术准备完成之后,发展就摆在邓栓林面前。但将项目放在广东,他说好难。咋个难法?拿地难,用工难。于是,邓栓林先后5次到河南考察。最终选定了三阳乡。为啥?这里玉米、小麦、花生产业发达,原料丰富,民风淳朴,营商环境好。邓栓林说,按目前7万只的蛋鸭存栏计算,较之广东,饲料成本下降。陪同记者采访的三阳乡党委书记秦康说,该乡是农业大乡,有两个大型畜禽养殖、加工公司,一个是河南田中禾农牧有限公司,一个是河南省旭瑞食品有限公司。前者养鸡,后者养鸭,一路相连,产业辐射全乡,两家企业都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秦康说,三阳乡为打造畜禽养殖业经营环境,采取“政府+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场”等模式,把乡政府、村党支部、乡直部门联合成团,“1+1”“保姆式”服务,周汇报、月小结、季评比,年终召开表彰会,由公司、农场、农户评分,按积分评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奖励,作为入党、晋升优先条件,赢得投资商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