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05日
精准微创“拆弹” 解除健康隐患
市人民医院连续实施两例复杂腹主动脉瘤手术
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昨日,记者从市人民医院获悉,近期,该院血管外科连续实施两例复杂腹主动脉瘤手术,成功为患者解除了健康隐患,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经顺利出院。该院血管外科主任苗新泉提醒,腹主动脉瘤被医学界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但目前还未引起广泛重视,希望60岁以上和长期吸烟的重点人群,能积极进行体检筛查,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引爆腹主动脉瘤这一“体内炸弹”,进而危及生命安全。
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从心脏出发到胸部,沿着脊柱到达腹部。当主动脉瘤长在胸部,称为胸主动脉瘤;长在腹部,称为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危险性非常高的血管类疾病,其起病隐匿,破裂前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随着动脉瘤越长越大,一旦血压过高或者受到外力冲击,极易破裂,而一旦破裂又有着极高的死亡率,因此常被称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临床统计,60%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在送达医院前已死亡。
此次手术的两位患者,一位65岁,一位58岁。患者入院后,该院血管外科迅速进行会诊,仔细分析患者的病变类型、血管类型,精准测量主动脉瘤的大小、直径,及髂动脉闭塞段的长度、直径等数据,提前准备需要的支架、球囊等耗材,并制订了科学的手术方案。术中,在麻醉科和介入科医生的密切配合下,血管外科医生应用DSA引导成功将腹主动脉瘤封堵,闭塞段血管开通,手术用时近3小时,术后造影显示隔绝腹主动脉瘤的支架、开通髂动脉的支架位置精准,血流通畅。
苗新泉介绍,腹主动脉瘤手术目前在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已经属于常规手术。因为腹主动脉瘤患者大多数在60岁以上,所以多采用介入方式进行治疗,只需要在大腿开一个小口子,下入导管就能进行介入手术,费用低、风险小、见效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针对部分年轻患者,出于对患者今后长时间健康规划考虑,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会实施开腹手术。这两例之所以比较复杂,是因为人体血管走行路线错综复杂,患者又属于解剖学意义上的血管变异,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临近血管,就需要非常审慎,对手术团队的技术要求很高,手术时间也比常规腹主动脉瘤手术延长了近一倍时间。
苗新泉提醒,腹主动脉瘤虽非肿瘤,但因为主动脉瘤体壁非常薄弱,在高压动脉血流作用下直径不断扩大,像气球一样发生膨胀、变形,达到极限就会发生破裂。如果在破裂之前及时发现并进行对症治疗,医生和患者都会比较从容,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升愈后生活质量。所以,65岁以上和长期吸烟的男性这类胸腹主动脉瘤高危人群以及有家族遗传的人群、伴有周围动脉硬化的高发人群,都应积极主动进行体检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日常生活中,大家要积极预防,注意以下3个方面:一是预防感冒咳嗽,以及用力过猛、屏气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二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他慢性病患者,要按时服药控制血压、血糖;三是避免剧烈活动,劳逸结合,防止腹部受外力撞击。如果患者一旦感觉腹部肿块与心脏一样的搏动,或腹部胀痛、跳痛以及腰背部放射痛,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