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05日
殷殷助学情 浓浓感恩心
本报记者 赵改玲
本报通讯员 贺仪秋
7月1日上午,市外国语中学高三年级毕业生杨泽光将一面印着“办一流学校,创世纪英才”的锦旗送到校长王保富的手中,以此感恩学校3年来对他的培育及在家庭突遭变故后对自己的资助与帮扶。同时,杨泽光还给班主任司磊磊送上一面印着“辛勤园丁 爱的使者”的锦旗,感谢班主任长久以来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
在杨泽光上小学时,妈妈因病成为植物人,父亲和年幼的他需要每日贴身照料妈妈的生活起居。2022年5月,父亲查出咽喉癌,需要住院化疗,无奈之下只能将妈妈送到专业的托管中心进行照料。在与病魔斗争了5个多月后,父亲永远地离开了他。2023年年初,妈妈也离开了他。
在了解到杨泽光的情况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着“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宗旨,主动关心、积极帮扶,第一时间进行家访,将资助款送到孩子的手里。同时,积极替他申请各项国家贫困资助,并减免了他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餐费,每个月还给他发放500元生活补助,极大地缓解了他因家庭变故导致的经济困难状况。为了帮助他早日从家庭变故的阴霾中走出来,学校特意安排了专业的心理老师定期对他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其应对逆境的能力,帮他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老师们也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的心理变化,关注他的思想动态。每逢春节等假日,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还会带上一些慰问品到家里去看看他的生活起居,给他送去暖心的祝福。
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扶和学校的支持下,杨泽光逐渐走出阴霾,重拾往日的积极乐观。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鼓励下,他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并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理科555分的优异成绩。
杨泽光说:“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学校和老师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是同学们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呵护,这一切的一切,让我能够尽快走出人生的低谷,也成为我高三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动力。感谢学校和老师,感谢班主任和同学,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关心与期望,同时我也会用自己的行动,把这分爱传递下去。”
王保富对杨泽光取得的高考成绩表示了祝贺,他说:“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行的目标。希望你能在未来的求学路、人生路上踏浪前行,一路生花。”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永远是学校的办学初心与追求。杨泽光送来的这面锦旗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理念和人文关怀的肯定,也是对学校育人成果和教学成绩的认可。今后,市外国语中学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困难学生资助帮扶工作,将爱心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用心做好“有温度的教育”,用情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