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7月05日
市“双减”办向全市家长发出温馨提醒
抵制违规培训 防范交费风险
本报记者 赵改玲
为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暑假,6月27日,市“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发布《致家长一封信》,温馨提醒广大家长在暑假期间抵制违规培训,防范交费风险。
信中提到,暑假期间,社会上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都是违法违规行为。违规学科类培训逃避监管,不仅培训质量难以保证、安全隐患很大,还极易引发“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请家长朋友们自觉抵制违规学科类培训,不要盲目听信培训效果宣传以及社会传言,不参与以素质教育、托管、研学、夏令营以及“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等名义开展的各种变相违规学科类培训,不到小区居民楼、地下室、车库等场所参加培训活动,不参加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组织的学科类培训,不参加在职教师开设的校外辅导班,自觉抵制有偿补课行为。如确有培训需求的,可登录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官方网站(https://basic.smartedu.cn/)进行免费线上学习。
在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审慎选择非学科类培训,并科学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暑假期间,家长可选择市文广旅局、市体育局、市科技局公布的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白名单”机构,主动要求查看机构证照是否齐全、师资是否合格、收费是否公示,并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线上选课交费,一次性交费不要超过3个月或60课时及5000元上限。一定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并妥善保管合同。在交费前,要确认收款方公司名称与培训合同、机构证照上的名称是否一致,切勿把资金转入资金监管专户以外的任何账户(包括私人微信、支付宝等)。
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市“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设立了专门平台和举报电话,如果家长发现机构打着“教育咨询公司”“中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托管辅导”等名义违规组织竞赛,无证办学、隐形变异开展学科类培训或不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网上购课交费的,请拨打各县(市、区)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电话或微信搜索“焦作市违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随手拍”小程序提供问题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