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14日

用深情执着书写诗和远方

——记省先进工作者,解放区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和毅

本报记者 李新和

三年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文体活动8000多场,受益群众在300万人次以上;

连年举办的数字春晚霸屏朋友圈,单场网络直播线上浏览量就达50多万人次;

先后建成13个社区图书馆、2个城市书房和工人文化宫共建分馆;

创作百余部经典文艺作品,荣获河南省小戏小品大赛金奖、河南省“群星奖”音乐舞蹈大赛三等奖……

每一组数字、每一项荣誉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她辛勤的汗水、痴迷的执着、坚定的向往、无私的奉献。

她,就是省先进工作者,解放区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和毅。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如今人们都向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然风光秀丽的农村就成了人们向往的目标。

解放区作为我市中心城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旅产业项目。如何将这些文旅产业项目烹制得更脍炙人口、让辖区群众品出“幸福味”、吸引更多的人来这里分享这块“蛋糕”?和毅陷入深深思考之中。

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资料室的桌子前,她常常伏案翻阅报纸。就这样,她紧盯政策导向、文化方向,积极探索、率先实践,在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一股子“钻”劲,以积极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解放区争取到全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试点单位、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实践基地等。其中,百年焦作城市书屋荣获“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制定实施的《解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A级评定考核》这一做法被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市文旅系统推广。

如何让数字走进群众生活、丰富群众生活,成为她每天的所思所想。她带领团队创立的“1+10+N”解放区文化馆总分馆配送体系,形成了具有解放特色的“数字化、标准化、精准化、社会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四化建设路径,受到时任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副主任委员李国新的高度褒扬,称赞其打造的“文化专员+百姓文化超市”总分馆实践模式对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年来,在她的精心研究操作下,解放区的公共数字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图书馆、文化馆的“云端”模式让群众“点单”更自如、更便捷,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创新实践大大丰富了群众的“宅生活”。

作为女同志,她付出的要比常人更多更艰辛。孩子照顾不了,老人伺候不了,家人多有怨言,自己心里也很愧疚。但即使如此,她也坚定前行。

正是她的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经历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从文化“派单”实现了到群众“点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她和团队无数次尝试、失败、挑战、论证后的最美诠释。

冲锋在前勇于担当,锚定未来聚焦发展。近年来,解放区委、区政府将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作为助推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并将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一项硬任务。她作为党组书记、局长深感责任重大。如何能让文旅文创成为解放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如何能在解放区文旅文创尚在起步阶段的当下,一举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系列问题成为融入这个不服输的女强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她带领全体文旅人认真分析文旅发展形势,仔细研究创建指标,深挖资源,细剖短板,围绕全市“山水富城·文物福地”发展目标,将目标瞄准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品牌化运营为动力,以拉长文旅链条为目标,城市文旅事业、文旅产业呈现有序发展、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有18个重大文旅项目,分布在解放辖区,其中不乏省重点、市重点项目。每一个项目,她都倾注了无数心血。在和客商的对接洽谈中,她对文旅资源如数家珍;在和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中,她倾注了全部热心耐心;在和项目建设投资主体、运营主体相处时,她认真搜集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为深入了解并帮助企业解决建设施工中的困难,她研究制定了局项目首席服务官工作制。但尽管如此,还有个别项目推进慢,有的难题解决不了。面对领导的质疑、企业方的质问、团队的不解、群众的不配合,她也有委屈、也有不服,但她凭借强大的自我调剂能力,在片刻悲伤难过后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功夫不负有心人,解放区终于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高塔光影秀成功建成亮相、大杨树餐饮文化商业街项目被评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小蜗牛被评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老丁沟荣获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猫岔·山的礼物民宿被评为市级金宿、上白作街道猫岔村被评为AAAA级省级康养旅游示范村、数字动漫产业园被评为首批省级旅游科技示范单位。此后,汉服文化产业基地项目、百年矿业遗址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文旅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开启了解放高能级文旅的新篇章,也奏响了新时代解放文旅发展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