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15日
卢立春:从技校走出的全国煤炭行业技能人才
本报记者 张 璐
有这样一名共产党员,他用无悔青春诠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用半生心血书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学篇章。他,就是焦煤高级技工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卢立春。
从维修工到三尺讲台
1991年,卢立春靠着扎实的学识,从一众学子中杀出重围,开启求学之路。在教师的倾囊相授和悉心教导下,一颗“传道授业解惑”的理想种子悄然种下。1994年,他凭借扎实过硬的文化基础,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争取到留校名额,成为一名维修电工。
参加工作后,他勤奋工作、虚心学习,为保障用电安全,自发对楼层线路进行巡检。每次响起的电话铃声,都是他奔赴一线的号角。在碎片化的时间中,他像海绵一样疯狂汲取知识,靠着不懈的努力,成功考取教师资格证并获得本科学历,站上了三尺讲台。他知道,现在才刚刚迈出一小步,未来的路依然漫长。
在30年如一日的工作中,他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并获得河南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电工电子类三等奖、被评为焦作市技术能手等。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郭付凯获焦作市职业技能大赛维修电工工种一等奖、张宇轩获焦作市电子制作技能竞赛二等奖……谈到学生们的成绩,卢立春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自走上教师岗位,他时刻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上好一堂课,他四处收集素材,反复钻研知识点,精雕细琢课件。他紧跟时代步伐,从网络中汲取智慧,开拓思路,探索“传统+智能”的新型教学模式。在一次次实践中,他找到了新媒体与线下课堂的融合点,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点,通过三维动画、视频等进行演示、讲解,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学得会、学得好、学得快。
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他的课程得到一致好评,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斩获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示范课比赛优秀奖、河南省工信厅煤矿安全培训精品课程、焦作市技校系统优秀微课二等奖等奖项。
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他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在他刚担任班主任时,班里有一名学生因家庭问题受到刺激,对学习、生活丧失了兴趣。他了解情况后,从学生兴趣入手,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第二课堂,逐渐拉近距离,让学生慢慢敞开心扉,愿意沟通交流,然后再通过一次次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走出阴影,重拾信心和希望。
为人师,当典范。他在教育引导学生的同时,也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面对学校的发展重任,他身先士卒,积极投身教科研、“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等工作中,并协助焦煤集团整理修改《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电机车司机》等题库,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近年来,因为突出的工作成绩、勤恳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先后被评为河南能源先进工作者、河南能源优秀共产党员、第三届焦作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