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8月22日
水采人的昨天与今天
——马村区马村街道丽景社区征迁群众代表访谈录
本报记者 原文钊
2009年3月5日,马村区马村街道水采社区征迁战役打响,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以北征迁工作拉开序幕。该社区563户征迁群众,心怀“国之大者”,舍小家,为国家,在各级征迁干部的帮助下,于当年4月23日顺利实现搬迁。国家南水北调办、河南省南水北调办领导赞扬说:“水采社区和谐征迁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征迁带了个好头,树立了样板。”水采人是我市千千万万征迁群众的优秀代表。如今,适逢南水北调通水十周年,水采人生活得咋样?8月14日,记者走进水采人的新家园马村街道丽景社区一探究竟。
“南水北调工程使俺水采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丽景社区会议室,征迁群众袁希娥一听说记者来意,抢先打开了话匣子。
“2009年,樱桃花开的时候,住自建房的俺家,住公租房的父母和弟弟家,都被列为搬迁对象。为了南水北调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征迁干部帮俺联系临时住所和搬家车辆,俺全家积极配合,克服困难,没提半点条件,第一批搬出了水采社区。”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俺搬迁群众,在新家园丽景社区,给俺家分了新房。这里环境很美,道路硬化,绿意盎然,就像住在花园里。这里配套设施很齐全,冬天有暖气,做饭有天然气,购物有大型商超和菜市场,老人有养老院,孩子上学有小学和初中,健身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太极广场、健身跑道,看病有医院。今天的日子,比过去强好多,这都是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给俺带来的福气。”
“俺叫苗长期,原先住在水采社区,那年大征迁,俺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征迁干部的帮助下,第一批搬出了原住地。后来,政府在丽景社区给俺家分住房,因俺腿有残疾,分在了一楼,从此过上了好日子。”丽景社区居民苗长期高兴地说,“住在这里啥都好,俺和妻子都有退休金,孩子也成家立业了,家里还买了汽车。”
丽景社区居民暴春梅接过话茬:“俺家也是从水采社区搬迁来的,最近拿到了房产证。说起今天的变化,真是太好了,环境好,心情好,居住条件好,吃的水也好,过去俺吃中马矿的井水,如今吃甘甜的南水北调水。水采社区征迁群众,都和俺家一样,住进了丽景社区,过上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