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04日
焦作:强化“三资”监督 赋能乡村振兴
■开栏的话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的重大任务。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部署要求,坚持从整治“小切口”入手,找准教育、医疗、养老、“三资”管理、移风易俗等领域群众热切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本报今起开设“集中整治看变化”专栏,陆续刊发全市集中整治工作的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王 璐
“武陟县龙泉街道辛庄社区原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某某利用职务便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伪造协议、领款单等方法,骗取附属物补偿款23.8万元,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近日,市纪委监委通报了村(社区)集体“三资”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持续释放紧抓不放、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农村集体“三资”既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也是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地带。今年年初以来,市纪委监委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点整治项目,紧盯重点环节、关键点位,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护航乡村振兴和民生民利。
压责任促担当 推动同题共答
“我们通过‘三资’清理,将这125亩集体土地重新招标发包,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村集体增收14.5万元。”孟州市大定街道韩东村党支部书记张新祖介绍。
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孟州市以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作为突破口,注重制度先行、分类施策,有效实现年租金增收386.65万元,切实达到管住资金、盘活资产、用好资源的目的。
底数不清、数字不准、责任不明,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巨大风险隐患。为全面推动“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市纪委监委督促农业农村部门严格履行牵头抓总和行业监管职责,制定《焦作市农村集体三资“三清理三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下沉11个县(市、区)232个行政村实地指导,各县(市、区)同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乡领导包乡镇(街道)、村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
同时,坚持联合作战、贯通发力,加强与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定期研判、专题会商,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统筹协调、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
武陟县纪委监委联合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等部门业务骨干成立5个督导组,定期到各乡镇(街道)督导指导,发现并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问题排查、整改落实、制度建设等情况进行“回头看”,有效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
“村集体‘三资’监管量大面广,单靠纪委单打独斗很难取得实效,必须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资源和力量,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主任卢永说,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发现集体“三资”领域问题1123个,推动解决990个。
盯重点强监督
突出靶向纠治
门面租金收益、低保福利发放、村内财务支出……一笔笔开支明细整齐醒目地张贴在社区大门外的公开栏里,几名群众正在驻足观看。日前,沁阳市纪委监委到太行怀庆街道亢庄社区回访时,大伙儿纷纷向工作人员反馈,“现在社区大事小情全部公开,我们放心多了”。
在农村集体“三资”中,排在首位的是资金。资金使用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群众看不见、难监督,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近年来信访反映、日常监督、案件查办等出现的共性问题,深化运用片区协作、“组组”协同、“室组”联动等方式,集中力量开展清单式、下沉式监督,不断织密农村“三资”监督网,守好集体“家底子”、村民“钱袋子”。
着眼从源头扎紧“小微权力”运行监督网,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村(社区),沁阳市纪委监委选取资金富集、信访量大的42个村(社区)开展提级监督,通过问题线索提级办理、抽查资金支出手续、召开提级监督工作会、派员参加村内“四议两公开”会议等方式,对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跟进监督,确保集体资金使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落实不力、“三资”合同签订不规范等问题,博爱县纪委监委建立“双督导、双问责”工作机制,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专班开展实地入户走访,深入会计工作站查看各村账目、合同、固定资产登记等,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深挖细查,建立问题台账,全过程跟踪问效。
孟州市纪委监委以“互联网+农村‘三资’”的方式,打造“阳光村务”,建立农村集体“三资”公开监督平台,把农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等信息在线上进行公示,每季度一更新一录入,全面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全市公开资金信息1.18万余条、资产信息1.29万余项、资源信息7249项。
严查处重整改
推进长效长治
“因不正确履行职责,不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造成应收取的租赁费长期未收,现给予村党支部书记毋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近日,解放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某村村干部大会上宣读了对村干部毋某等四人的处分决定。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市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市指导、县统筹、抓乡促村”工作机制,通过梳理信访举报台账、一线走访摸排、加强督导检查、畅通举报渠道等方式,全面起底问题线索,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查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集中整治以来,全市共处置“三资”管理问题线索699个,立案437件579人。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市纪委监委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长效长治贯通起来,深入查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问题和典型案件暴露出来的制度漏洞,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工作提示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健全管权、管人、管事的常态长效机制。
其中,针对资产处置不公开不透明问题,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农业农村局探索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产权阳光交易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69份,推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118项。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改整治,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坚决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织密制度之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