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平台

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内容详情
2024年09月05日

董蕾:追求极致味道的美食者

本报记者 杨景鹏

怀府闹汤驴肉是河南省汉族传统名吃,属于豫菜系,为中原一绝。闹汤驴肉贵在闹汤,百年老汤加上十几味佐料的辅助,让老汤在醇厚的肉香中升腾起浓郁的鲜香。食用时,取片状驴肉蘸上汤汁一起入口,肉的鲜香与舌头碰撞产生无法自制的冲动,肉质鲜美,口感咸香馥郁,是滋补健身的营养佳品。

2009年6月,“闹汤驴肉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今年38岁的董蕾出生于驴肉世家,10岁起便跟随父亲董国庆(省级传承人)学习制作闹汤驴肉制作技艺,是闹汤驴肉制作技艺第七代传承人。她长期从事闹汤驴肉的制作与加工研发工作,用青春的激情铸就事业的发展,实体经济加网络电商,菜系创新加传徒授艺,在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2008年电商初兴,董蕾就大胆尝试,把驴肉放在网上进行销售,引来不少代理商,效果良好。2011年微商刚开始流行,董蕾将驴肉生意在微信朋友圈推广,代理商遍布全国各地。2014年入驻微信商家,2015年市场成熟加收代理,2016年入驻美团外卖上线,2017年5月她大胆创新,把父亲制作传统闹汤驴肉和自己的新式做法结合起来,成立了董国庆驴肉主题音乐餐厅,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驴肉制品销售覆盖北京、新疆、郑州、新乡、巩义、鹤壁、南阳、平顶山等城市,年销售额1200余万元。

一锅老汤,征服了沁阳人一百多年,那是七代人守护传承的结晶,也是董家驴肉美味的核心秘密。在选料方面求精,董蕾坚持“杀活驴不杀死驴,杀肥驴不杀瘦驴,杀轻驴不杀老驴”原则。在驴的宰杀上也有讲究,当驴拉磨筋疲力尽之时,用香料药物制成的热汤饮之,待香料药物随汗腺进入驴的肌理,再伺机宰杀。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传统的闹汤驴肉做法进行改良,加入牛膝、地黄、山药等十几味中草药和地方特色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式的闹汤驴肉新技艺和新的菜系,广受顾客欢迎。

董蕾一直致力于闹汤驴肉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收徒遍布全国各地。2016年她开始收徒,把家里的祖传秘方闹汤驴肉制作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形成新式怀府闹汤驴肉制作技艺,并在东北开立一家董国庆驴肉馆。她的徒弟先后在鹤壁、南阳开立董国庆驴肉馆。

董蕾仰承祖辈诚信经营的美德,树立“弘扬中国美食文化,打造董国庆怀庆府驴肉品牌”的经营发展理念,其经营的店铺先后吸引中央电视台《为你服务》《希望英语》《每日农经》《农广天地》及河南电视台《美食美客》《老家河南》《黄河两岸》等栏目组到店采访,影响力不断扩大。她多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非遗展演展示工作,全身心做好怀府闹汤驴肉的开发、技术创新、产品创作和服务宣传等,致力于把怀府闹汤驴肉这一制作技艺发扬光大。下一步,她将加大与院校、企业合作力度,开发一批董家怀府闹汤驴肉制作技艺的特色文创产品。同时,将怀府闹汤驴肉制作技艺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开发新兴产业链条,通过抖音和快手等平台加大力度宣传展示,开设专业直播间,培训主播增加更多就业机会,让闹汤驴肉线上、线下一样香!

左图 董蕾。(照片由本人提供)